党的建设历来是同党的历史任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全面进入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卢氏县是我省贫困程度最深的县,县委把脱贫攻坚当作必须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务,把加强党的建设与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深度融合,通过广大党员干部先进性和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充分发挥推动脱贫攻坚扎实开展,通过脱贫攻坚的历练提升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进而最大限度地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转化为脱贫攻坚的优势,极大地激发起贫困群众通过劳动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推动脱贫攻坚取得一个又一个令人欣喜的成果,让贫困群众享受到一个又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做到了党的建设与脱贫攻坚相融互促、同频共振,形成了独具卢氏特点的抓党建促脱贫路子,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背景与动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越是进行脱贫攻坚,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卢氏县在脱贫攻坚中始终把党的建设作为加强和改善党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抓手,既通过政治建设、思想建设坚定党员干部的政治立场、理想信念、做到心中有党魂,又着重在脱贫攻坚中加强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确保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做到行动有党性。
立足点: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锻造一支过硬的队伍
要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就必须锻造一支能打硬仗的过硬队伍。卢氏县委、县政府一班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的指示,以较真求认真,以踫硬求过硬,创造性地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搞好党的建设的有力抓手,以党员活动日、党性教育大讲堂、卢氏大讲堂等为载体,形成了通过抓党建推动脱贫攻坚,通过脱贫攻坚提升党员干部整体素质,进而锻造一支能打硬仗的过硬队伍的独特做法。
着眼点:提高党员干部的执行力、创造力
面对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如果不加强宗旨意识教育、不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就难以扑下身子走到群众家中精准识贫、夜以继日地推进易地搬迁、一户一策地进行精准的项目帮扶;如果不加强能力建设,就难以在吃透各项扶贫政策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与卢氏实际有机结合,就不会有在精准扶贫中发挥重大作用的金融扶贫的“卢氏模式”,就不会产生简便易行的“43222”精准识贫法,就不会通过机制创新来保证贫困群众有活干、有钱赚这个对精准扶贫核心要义的精准把握。刚开始抓党建时有人曾说,脱贫攻坚任务这么重哪有时间抓党建?而事实证明,正是通过狠抓党的建设,卢氏县广大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显著提升,执行力和创造力明显增强,脱贫攻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落脚点:留下一支永远不走的高素质工作队
通过狠抓党的建设,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就是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但卢氏县的决策者们把眼光放得更远,他们认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只是阶段性的目标和任务。脱贫之后,还要确保贫困群众脱贫不返贫,继续奔小康。尤其是随着各种扶贫的社会力量的撤退,各种优惠政策不再实施,卢氏县将如何继续保持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在带领群众继续奔小康的路上就有了强大的引领力量。因此,卢氏县委一班人牢固树立抓党建就是最大的政绩的观念,不遗余力狠抓党的建设,不仅为打赢脱贫攻坚战锻造了一支理想信念坚定、组织纪律严明、作风建设优良、能打硬仗、善打硬仗的党员干部队伍,也为卢氏今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留下了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
二、做法与成效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卢氏县始终以党的建设为抓手,以全面提升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为手段,促使广大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中谋事干事的潜能充分释放,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的人才和组织保证。
将理想信念教育深度融入脱贫攻坚
2016年年初,脱贫攻坚战在卢氏县打响,面对繁重的脱贫攻坚任务,特别是相当一部分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缺乏号召力和凝聚力,一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不坚定、先锋模范作用不能发挥的严峻形势,加强党的建设就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首要任务。
与其他党性教育形式不同的是,卢氏县在加强党的建设中,始终把党性教育与党员干部的脱贫攻坚实践紧紧联系在一起。
以每月5日各村党支部举办的党员活动日为例:既有重温入党誓词、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唱红歌、上党课、观看先进人物事迹录像等规定动作,也有对精准识贫、精准扶贫、易地搬迁等本村脱贫攻坚中的大事进行评议,还有每个党员要把自己的帮扶对象目前帮到了一个什么程度,下一步要采取什么帮扶措施等进行汇报,与其他党员干部一同讨论如何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等自选内容。
这种将加强党性教育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党建方法,把树立远大理想与脱贫攻坚现实需求相结合,增强了党的建设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使党员活动日成为党员干部接受理性教育的大课堂,也是他们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加油站,彰显了党员活动日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可以说,每参加一次党员活动日,对党员干部都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也是一次能力的提升,党员干部参加党员活动日的积极性随着活动的开展而不断高涨。
刚开始举办党员活动日时,很多人羞羞答答、磨磨蹭蹭不愿意来。参加两次以后,所有党员干部不仅能准时参加,而且相当一部分党员干部都是提前到场,即便个别党员确实有事不能参加,也会提前给党组织请假,并吸引一些入党积极分子踊跃参加。
其他像乡镇党委举办的由各村支部书记和乡镇直各单位党员干部参加的党性教育大讲堂,县委举办的由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和县直各单位党员干部参加的卢氏大讲堂等党建活动,都在不同层面把理想信念教育与脱贫攻坚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既着重补足党员干部的精神之钙,也重视提升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收到了党的建设与脱贫攻坚相融互促、同频共振的效果。
党徽戴出党员干部的责任与担当
目前在卢氏县,上至县委书记下到普通党员干部,胸前都工工整整地佩戴着党徽。不要小看这枚党徽,戴上它就亮明了自己的身份、就有了一种责任,戴上它不该干的事不能干、不该说的话不能说,戴上它就督促佩戴者时时处处体现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在要求党员必须佩戴党徽之前,在不少党员尤其是农村党员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党员不党员,就差两毛钱。意思是说,党员和群众没有什么明显的差别,不同的是每月要交两角钱的党费。因此在开始佩戴党徽的日子里,有些党员并不以为然。渐渐地他们发现,戴上党徽和不戴党徽差别还真是蛮大的。
戴上党徽,让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不能混同于老百姓,而是引领群众摆脱贫困的带头人,一种沉甸甸的责任便油然而生。
戴上党徽就增强了党员干部的帮扶意识。督促他们不忘到帮扶对象那里了解脱贫手段,掌握脱贫进度,改进帮扶措施,进而想方设法帮其摆脱贫困。徐家湾乡丰太村有一贫困户平时混吃混喝,赌个小博。村支书韩玉堂与他结成帮扶对子后,既从物质上帮扶,又从精神上激励,促使这个贫困户戒掉了赌瘾,增强了摆脱贫困的信心。他到青海摘枸杞,并用打工挣来的钱买了辆摩的跑运输,年纯收入上万元。
戴上党徽,就增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担当精神。卢氏县在脱贫攻坚中由于基础设施欠账多,需要补齐的短板很多,村组道路的路基加宽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而路基加宽涉及到房屋拆迁,据官坡镇党委书记张书锋说,凡遇到房屋拆迁这样的难事,带头拆房的肯定是党员干部。正是党员干部带头拆迁自己的房屋,卢氏县在村组道路的路基加宽中共拆掉1000余座房屋,却没有遇到过一户钉子户。
严管厚爱把党员干部的创造力和执行力充分释放出来
脱贫攻坚是一项艰巨的政治任务,要圆满完成这一任务,必须打造一支具有巨大创造力和强大执行力的党员干部队伍。
为此,卢氏县采取的办法是严管加厚爱。所谓严管即把任务量化到人,把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中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情况以积分的形式进行量化。对评为优秀的党员干部既有物质奖励,也有精神激励,对评为差的党员干部则相反。
把村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任务完成情况、战斗堡垒作用发挥情况等进行评议和考核,对评议考核优秀的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对评议考核处于末位或综合得分70分以下的村党组织,由乡镇党委派工作组进行整顿。
持续深化“星级支部”固堡垒、“三评一考”强班子、“党员积分”建队伍的“三位一体”基层组织管理体系,成立“两新”组织党工委,实施机关党建规范提升工程,使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所谓厚爱就是为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决战脱贫攻坚创造必要的条件。譬如高标准打造党建示范点83个,新建村室30个、改扩建87个,对全县所有远程教育播放站点进行了升级改造,县财政拿出3000多万元用于村级经费补助,把村组干部的工作补贴向上翻了一番。
在严管的激励和约束下,在厚爱的关心和温暖中,广大党员干部和村党组织的执行力、创造力被充分释放出来,譬如像方便易行、在三门峡全市推广的“43222”精准识贫法,就是奋战在扶贫一线的干部发明的。
而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在使用“43222”精准识贫工作法进行识贫的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在这个政策性极强、涉及人数众多、与群众的切身利益最为密切,社会关注度极高的关键环节,能够严格执行国家的扶贫政策,做到不受亲情和关系的干扰,把19645户贫困户精准地识别出来。不仅没有出现任何不良的社会反眏,而且成为三门峡市信访工作先进县。
这对过去每年上访量都占三门峡市七成的卢氏县来说不能不是个奇迹。而这奇迹的背后毫无疑义与广大党员干部创造力和执行力大幅提升、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有着直接关系。
创新“党建+”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引领作用充分迸发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卢氏的脱贫攻坚成效显著:2016年10月13日,在全省易地搬迁和产业扶贫现场会上,卢氏县作典型发言;2017年5月24日,全省农业精准扶贫现场会在卢氏召开。2017年9月4日至6日,在国务院扶贫办组织召开的全国金融扶贫观摩会上,卢氏县作典型发言。2017年11月16日至17日,全国金融扶贫现场会在卢氏县召开。
卢氏县的扶贫工作之所以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得到全省乃至全国的关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脱贫攻坚中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引领作用。实施“党建+”,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体现。
“党建+龙头企业”。通过发挥各级党组织在企业引进、服务和参与运营的牵引作用,实现以党组织服务企业发展,以企业发展带动产业扶贫。目前卢氏县共引进农业龙头企业44家,带动贫困人口9015人,人均增收3500元以上。
“党建+合作组织”。通过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党组织,把合作社骨干成员培养成党员,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目前卢氏县1284个合作社中,村党支部发起成立了513个,党员干部牵头成立了162个,13家家庭农场中11家为党员建立,党员干部直接带领2130户贫困群众增收。
“党建+电商扶贫”。通过建立县电商产业园、乡镇服务中心、村级服务点,把党支部建在电商链、融到群众中、领在产业前,电商销售农产品2亿多元,带动贫困群众2093人增收。
“党建+金融扶贫”。由各级党组织牵头成立县级服务中心、乡镇服务站、村服务部三级金融服务网络,为全县7124户贫困户、110家合作社、15家龙头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贷款金额达10.1亿元。
通过实施“党建+”,2017年卢氏县新发展核桃20万余亩、连翘24万亩、蔬菜5000亩,大牲畜和家禽饲养量较2016年增长28.2%,且品种得到更新,品质大幅提升;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像官坡镇的火鸡养殖、兰花和黄花菜种植,狮子坪乡的烧酒,横涧乡的桑蚕养殖、粉条加工,朱阳关镇的挂面制作,范里镇的冷水鱼养殖,东明镇的无刺花椒种植等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成效喜人,实现了产业脱贫项目对贫困群众全覆盖。
在脱贫攻坚一线培养干部、选拔干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脱贫攻坚实绩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在脱贫攻坚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激励各级干部到脱贫攻坚一线大显身手。
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能够参与这场硬仗并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本身就是对党员干部的政治建设、作风建设、组织建设、思想建设、纪律建设的一个全面检验,对党员干部整体素质的提升是一个难得的锻炼机遇。
卢氏县非常重视在脱贫攻坚一线考察识别干部,进而选拔使用干部。他们清醒地认识到,选准人用好人是对党员干部党性建设成果的一个总结,其本身就是党的建设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把一个干部调整到让他得到锻炼和充分发挥才能的岗位,既是对这个党员干部自觉加强党的建设的肯定,也会在其他党员干部中产生见贤思齐的效果,从而形成一个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浓厚氛围,进而有力推动脱贫攻坚的扎实开展。
卢氏县在提拔干部时,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的要求,坚持看能力素质不看资历背景,看德才实绩不看人情关系。在实践中探索总结出“五方推荐”的选人方法。即无任用推荐、分管县级领导推荐、重点工作推荐、单位主要领导推荐和单位民主推荐;“四个注重”的用人原则,即注重基层与一线、注重实绩与一贯、注重品德与评价、注重潜力与发展。这一科学的选人方法和用人原则,为用公道正派的作风选用德才兼备的人提供了遵循。
按照“五方推荐”的选人方法和“四个注重”的用人原则,两年来卢氏县先后调整及提拔重用200余人次,提拔重用的干部90%来自脱贫攻坚一线。同时对不胜任的驻村干部实行召回撤换制度,共召回撤换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7名。
无论是调整、重用和提拔干部,还是召回、撤换不胜任工作的驻村干部,均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没有发生任何不良反应。正确的用人导向,极大地激发了奋战在一线的党员干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激情和热情。
自2016年年初开展抓党建、促脱贫工作以来,卢氏县出现了不少令人鼓舞的现象。
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足了
如果到卢氏你会发现,任务最重的是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党员干部,“5+2、白+黑”是常态。但党员干部的精气神却比过去好多了。涌现出郭青海、雷章有、田宝琏、张月菊等一批优秀村支书,和“单腿双拐撑起一个家”的杨树春、“身残志坚的电商状元”卫飞舟、“身处逆境,自强不息的养鸡达人”李刚,“把小核桃做成大产业的电商能人”唐双武,“带领群众愚公移山、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杨军礼,“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莫红建等一批奋力脱贫的典型。使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不断提升,我是党员我光荣的氛围日益浓厚。
愿意到艰苦的地方工作的党员干部多了
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让广大党员干部明确地认识到,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只要干出成绩,就不会被埋没。因而在工作中认真负责取代了敷衍塞责,干事创业取代了不作为、乱作为和不能为。不等不靠的进取精神取代了等靠要的懒惰作风,担当精神明显增强,面对问题不再是绕着走而是迎难而上。过去一说派谁到脱贫攻坚一线工作总能听到许多推托的理由,而现在都是积极响应,不少人是主动请缨,如发改委的朱小伟、民政局的王涛等。他们都想到脱贫攻坚一线、到问题多、情况复杂的地方和单位历练能力、施展才华、建功立业。
三、启示与思考
卢氏县在抓党建、促脱贫中形成的一些创造性的做法具有极强的操作性和借鉴意义,特别是他们把理想信念教育深度融入脱贫攻坚、在脱贫攻坚一线培养干部、选拔干部等做法给人以有益的启示。
理想信念教育只有厚植于现实工作才能更加有效
过去由于党性教育与实际工作结合不够,不少情况下会流于形式。卢氏县抓党建促脱贫之所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一个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们把理想信念教育深度融入到了脱贫攻坚。既通过理性教育提高党员干部对打赢脱贫攻坚战重要意义的认识,又着重在脱贫攻坚中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使党性教育不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绽放出有说服力、吸引力的精彩内容。
古人云:水性虽能流,不导则不通;人性虽能智,不教则不达。不加强党的建设,党员干部的崇高信仰不会自发产生。不将理想信念教育深度融入脱贫攻坚,党员干部的崇高信仰就不能得到检验和坚定。
对党员干部来说,脱贫攻坚是一个战场,因为有许多难题需要他们去克服;脱贫攻坚也是一个考场,因为在脱贫攻坚中,各种优惠政策很密集,各种投入很庞大,对各级党员干部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以一个乡镇为例,过去一年政策性的经济投入只有数百万元、最多不超过千万,现在是数千万甚至上亿元。在利益面前,如果没有法律、纪律和党性方面的坚守,一部分党员干部就会在金钱面前迷失方向,脱贫攻坚战就难以打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练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卢氏县在脱贫攻坚中加强党的建设,让广大党员干部从思想上明白,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是行不通的。在脱贫攻坚中加强党的建设,既对党员干部的党性是一种砥砺,也能增强了他们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责任与担当。
卢氏县在脱贫攻坚中加强党的建设的生动实践也进一步说明,没有远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心向往之。
正是广大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不断坚定,才有在脱贫攻坚中先进模范作用的充分发挥,才形成了群众看党员,党员看支部的浓厚氛围。实践证明:卢氏县通过抓党建促脱贫,把党心凝聚起来了,把民心凝聚起来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就有了可靠的保障。
正确的用人导向是铸造脱贫攻坚铁军的法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一种现象很值得注意,就是一个地方、一个单位,一个干部好不好,群众有公论,实践有比较,领导心里也明白,但在具体用人时,结果却与事业需要和群众期盼大相径庭。这其中作祟的,是一些领导干部的私心杂念,是人们议论的“关系网”“潜规则”。正是这些不健康的因素起作用,任人唯贤被丢在一边了,任人唯亲、任人唯利等问题发生了。干部群众对这些问题深恶痛绝。必须下决心加以整治,使用人之风真正纯洁起来。
卢氏县各级领导在抓党建促脱贫中,既重视广大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教育,也同样重视加强自身党的建设。尤其是县委的主要领导,在选人用人时,能够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的要求,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以脱贫攻坚实绩作为检验、识别和选拔干部的重要依据。
古人云:“宰相起于州郡,猛将发于卒伍”。脱贫攻坚这场硬仗,是干部成长的必经之途。只有经过脱贫攻坚的历练,才能提高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只有与贫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才能站在群众的立场考虑问题,才能对群众充满深厚的情感;只有在脱贫攻坚一线工作一个时期,才能对脱贫攻坚的工作予以有的放矢的指导。由此,他们把眼睛投向脱贫攻坚一线,通过科学的选人方法和用人原则,在脱贫攻坚一线调整、提拔了一大批群众有公论,实践有比较,真正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营造了良好的政治生态。
俗话说,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正是把那些在脱贫攻坚一线埋头苦干、默默奉献的干部,实绩突出的干部选上来、用起来,激励起广大党员干部争相要求到条件艰苦、任务繁重的脱贫攻坚一线,到矛盾突出、情况复杂的单位去历练的喜人景象,为卢氏县委围绕脱贫攻坚目标和任务排兵布阵,使干部资源最大限度地向脱贫攻坚一线倾斜创造了条件,也为打赢脱贫攻坚战集聚了强大的力量。
(来源: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