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6年3月10日在县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上
县 长 张晓燕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5年及“十二五”工作回顾
2015年,县政府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全县人民,紧紧围绕“生态旅游名县、特色农业强县”总体定位,深入实施“生态立县”战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应对新挑战,全力以赴稳增长、保态势、抓落实,经济社会总体平稳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县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8.3亿元,增长7.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6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10.6亿元,增长18.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7亿元,增长1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亿元,增长11.8%;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1284元,增长7%;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09元,增长11.1%。
项目建设顺利推进,驱动效应日益增强。完成招商引资27亿元,实际利用省外资金26.5亿元;组织参加各类经贸节会16次,签约项目26个、金额79.2亿元。实施总投资373.3亿元的79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6.2亿元,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个百分点;引进实施的项目质量明显提高,其中,中昊乐氏同仁药业三门峡莘原制药年产200亿片(袋)中药制剂项目建设快速推进,5个生产车间主体工程完工,项目投产后三年内预期产值将超过50亿元,实现税收2.7亿元。共争取国家专项建设基金2.43亿元,可撬动银行贷款49.15亿元,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0亿元,拉动GDP增长6个百分点左右。对口协作进入实质阶段,与北京怀柔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诸多领域进行了有效合作。
众志成城精准发力,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全面落实“双到双包”(1)驻村帮扶责任制,持续深化单位包村和干部包户帮扶措施;争取政策性资金4082万元,全面推进专项扶贫;扶持10个乡镇22个村2162户群众发展中药材、林果、食用菌等增收项目,实施科技扶贫项目4个,扶持贫困群众479户1838人;大力实施搬迁扶贫,范里、文峪等六乡镇七个安置点571套房屋全部完工,可搬迁贫困群众2463人;实施15个村整村推进项目;完成“雨露计划”(2)培训3248人(次);撬动金融部门投放信贷资金7500万元,贫困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为4个贫困村开通了班线客车;各驻村工作队为贫困村直接投入资金3265万元,帮助引进项目310个,社会各界关注扶贫、支持扶贫的氛围得到强化;成为全省顺利争取国家农发行支持贫困地区易地扶贫搬迁项目2个县之一,第一批国家专项建设基金7900万元已到位,申请国家农发行长期低息优惠贷款2.37亿元。全年实现脱贫1.34万人,完成市县确定的全年目标任务。
旅游产业势头强劲,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卢氏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完成编制,《大鲵湾生态旅游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通过评审;豫西大峡谷景区新一轮优化升级改造项目建成投用,双龙湾西虎岭农家风情园、红石谷·樱桃沟、冠云山、大鲵湾等景区建设顺利实施;文峪乡庙沟村、横涧乡淤泥河村等5个乡村旅游点配套设施更加完善;成功举办第九届全国双胞胎漂流大赛、第八届中国中西部(双龙湾)亲水狂欢节等节会赛事活动,旅游影响力显著增强。全年接待游客56.6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9.5亿元。电子商务工作发展势头良好,被国家财政部、商务部确定为第二批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成了卢氏县大众电商创业园暨阿里巴巴农村淘宝服务中心,实现全县农村电子商务全覆盖,11月份、12月份村点日均订单连续位居全省前三名。物流、餐饮、保险等产业蓬勃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29.96亿元,增长6.2%。
城镇化建设有序推进,综合功能日趋完善。《卢氏县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通过评审,完成《卢氏县城乡总体规划(2014-2030年)》、朱阳关等5个乡镇局部控制性详细规划和10个乡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计划总投资16.9亿元的特色商业区综合开发项目完成投资1.2亿元,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集高档商务、文化休闲、餐饮娱乐、产品展示为一体的新型商贸中心。总投资2.5亿元的城区燃气门站、供气站等设施基本建成,东城明珠、鸿泰金地苑等小区已通气使用。西苑路、莘源西路完成环评、设计、招标等前期工作;完成滨河路、文化路等4条道路的亮化工程。第二污水处理厂建成投用,第二垃圾处理厂开工建设。新建人防工程4921平方米。完成危房改造9735户;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总投资2.3亿元的189个项目全部完工,打造了横涧乡淤泥河村、汤河乡汤河村等一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精品示范村;1个国家级、3个省级试点村正在建设,34个示范村全部通过市级验收,被评为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工作先进县。
工业化集群初具规模,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总投资130.73亿元的13个工业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7亿元,“三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初具规模。总投资80亿元的中金集团中原矿业公司夜长坪钼矿改扩建、总投资10.8亿元的中昊乐氏同仁药业三门峡莘原制药200亿片(袋)中药制剂项目实现时间任务同步;北方公司1200吨选厂二期改扩建、中金公司五里川锑矿开发利用等项目顺利推进;官坡石材开发、华阳食品核桃仁加工二期等项目建成投产;天宝蜂业有限公司3000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建成投用。完成产业集聚区1172.6米道路路基、供排水等配套建设,标准化厂房和创业服务中心项目顺利推进。区内累计入驻项目32个,建成投产项目29个,完成年度固定资产投资45.3亿元,实现营业收入40.3亿元、税收1.06亿元。工业企业质量效益稳中有进,工业增加值增速全市第二。
农业效益稳步提升,产业支撑作用逐渐凸显。粮食产量1.1亿公斤;烟叶产值3.25亿元,税收7150万元。发展食用菌9198万袋,引进羊肚菌、蛹虫草等食用菌新品种6个,产值6.86亿元,完成出口创汇3115万美元,荣获“十二五”百项优秀成果全国优秀食用菌主产基地县、“十二五”百项优秀成果全国优秀食用菌工作创新奖。新发展中药材1.2万亩,繁育优质中药材种苗150万株,产值3.2亿元,卢氏连翘地理标识产品认证工作进入实质审查阶段。大牲畜饲养量12.8万头(只),卢氏鸡饲养量620万只,畜牧业产值4.8亿元。引进水果品种20余个,新发展果树1.93万亩,实现产值1.5亿元,荣获“河南省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广基地”称号。以核桃为主的特色经济林发展势头良好,打造了东明黑马渠、杜关石峪、范里大原三个万亩核桃基地,产值11.5亿元。完成农业实用技术培训2.35万人(次),劳务输出8万人(次);新增市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17家;新引进农业出口企业2个、农业出口企业达到7家;新增家庭农场2家、专业合作社12家、特色农业示范园区3家;完成土地流转面积9.23万亩;全县“三品一标”(3)新认证5个,累计达到44个。荣获河南省著名商标5个,成为河南省地理标志产品最多的一个县。
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发展条件更加夯实稳固。交通建设方面,蒙华铁路卢氏境内工程全线开工;三淅高速公路卢氏境内全线贯通,实现通往南山乡镇“半小时交通圈”;国道209线卢氏县城至五里川段、五里川至三南交界段改建工程顺利完工,国道344线淤泥河口至河口段、省道331线三南界岭东至官坡改建工程建成通车;新增国道344线官坡至豫陕界改建工程完成立项;100公里通村公路和水毁公路修复工程全部完成;城西洛河大桥桥面铺设工程已完工。水利建设方面,投资1872万元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01处,解决了16个乡镇83个行政村3.4万农村居民和28所中小学校5800名师生的饮水不安全问题;投资1000万元,实施范里大原核桃基地节水灌溉及饮水工程;投资1678万元在朱阳关镇、狮子坪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7.47平方公里;投资4600万元完成洛河、老灌河等河道治理工程,新建堤防14.8公里,加固堤防16公里,维修养护堤防2970米。电力通信建设方面,争取四批农配网专项改造资金3711万元;加快电力配套设施建设,为铁路等重点工程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电力保障。新建4G基站200个,实现了城区、乡镇政府所在地、景区、高速公路、蒙华铁路沿线等主要区域全覆盖。
生态建设不断深化,城乡环境明显改善。深入实施“蓝天、碧水、绿色、乡村清洁”四大工程,全县生态环境大为改观。对城区燃煤锅炉、建筑施工粉尘、机动车尾气等污染进行有效整治,大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达346天,空气质量达标率97%;加大城区、南水北调水源区污水管网等项目建设,大力推进洛河、淇河、杜荆河等重点流域水污染整治,洛河大桥断面水质达到二类水质标准,老灌河朱阳关断面水质达到三类水质标准,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取水水质达标率100%;完成林业生态建设21.48万亩,在全国造林综合核查中取得优异成绩;全面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创建,262个行政村达到“六清三化四规范”(4)标准,示范区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达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70%,建设美丽家园已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1个省级生态村和10个市级生态村分别通过省市验收,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生态村建设的典范。
民生建设稳步推进,群众幸福指数持续攀升。投资2.1亿元的“十项民生工程”(5)全面落实。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攀升,27人被中国人民大学等“985”高校录取,42人被郑州大学等“211”高校录取;总投资1339万元的朱阳关等4乡镇中心幼儿园开工建设,总投资707万元的8所学校长效机制项目完成5所,西城区小学开工建设。朱阳关镇、狮子坪乡卫生院新病房楼已开工,47个村卫生室全部建成,4个卫生院改扩建项目已启动;县医院、中医院实施药品零差价销售,公立医院改革稳步推进;新农合参合率100%。送戏下乡219场,放映电影4224场;成功举办了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型红歌会;城隍庙维修通过国家审批立项,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进展顺利;完成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建设规划,塔子山转播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基本完工。引进科技专家32人,申请专利10件,实施新品种引进等科技项目59个,申报的三门峡市连翘深加工、三门峡市钨钼综合利用等4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被市科技局认定命名;中金集团夜长坪钼矿尾矿库综合利用新技术通过专家评审,实施后年可新增产值15亿元。投资950万元完成杜关、范里等12所敬老院升级改造,投资360万元,对全县19所敬老院实施了“温暖工程”(6);投资380万元建设了社会福利中心和流浪乞讨救助站;投资800万元完成了全县散葬烈士迁建工作;投资66万元的10乡镇22个农村幸福院建设项目稳步推进;投资155万元的双龙湾镇和瓦窑沟乡2所敬老院改扩建工程基本完工;严格落实拥军优属政策,军政军民关系融洽,蝉联省级双拥模范县五连冠。发放小额担保贷款7325万元,新增城镇就业人数7510人,发放社会保障卡13万余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85%;城市低保标准线由原来的每人每月300元提高到380元,人均月补助水平由205元提高到226元,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实现应保尽保。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7)制度,各领域的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治理,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新建了一批科技防控设施,大力开展社会治安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社会治安保持稳定。坚持县级领导接访、带案下访制度,畅通诉求渠道,及时解决问题,回应群众期盼,加强三级网络建设和矛盾纠纷排查,及时消除隐患,确保国家、省、市“两会”等重要时期没有发生来自卢氏的干扰。
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行政效能显著增强。深入开展“三严三实”(8)专题教育活动,认真查摆“不严不实”突出问题,“三公”经费持续下降,会议活动明显压缩,文件简报大幅精简,清理办公用房6459平方米,公务用车改革扎实推进,机关作风建设取得实效。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办理人大建议75件,政协提案104件,支持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制定县政府及职能部门行政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优化了办事流程,减少行政审批事项21项,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认真学习贯彻“两条例一准则”(9),政府工作人员的廉政意识和纪律意识明显增强。
同时,老年人、残疾人权益得到保障;应急、机关事务、供销、粮食、物资、农机、红十字、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工商联、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史志档案、编制等工作迈上新台阶;金融、气象、石油、住房公积金、保险、供电、邮政、通讯等驻县单位都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各位代表,2015年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标志着“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全面实现。这五年,经济发展逐年加快,综合实力跨越发展。生产总值比2010增长61.4%,年均增长10.1%;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比2010年增长1倍,年均增长14.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2010年增长215%,年均增长24.3%。这五年,扶贫力度不断加大,脱贫成效更加明显。率先制定了精准扶贫考核办法,提高了精准扶贫考核权重;积极争取中央、省直、市直56个单位定点帮扶卢氏;脱贫攻坚力度一年比一年大,五年共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03亿元,是2010年的9.2倍;贫困村自来水普及率由68%提高到84%;贫困村通电率达到100%;累计投资7370万元,完成易地扶贫搬迁2659户11591人。一、二类低保对象保障水平超过现行贫困线标准,实现政策性脱贫。累计实现2.47万人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0年底的28%下降到2015年底的16.9%。这五年,三产协调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结构更趋合理,工业经济实力显著提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利税年均增长10%以上;有色金属非金属、医药、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引进了中国黄金、陕西秦华天然气等一批国企央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4家。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建成4A级景区2个,旅游从业人员达到5000人,旅游影响力显著提升;物流业快速发展,中昊乐氏同仁药业三门峡莘原制药物流园项目开工建设。农业农村工作亮点纷呈,粮食总产连续五年稳定在1亿公斤以上,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三品一标”认证达到44个,居全市首位;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40家,农业专业合作社155家。这五年,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发展后劲得到积蓄。特色美丽新山城雏形显现,建成城区道路10条20余公里,城区面积由7.5平方公里扩大到9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34.5%;累计投资5000万元,完成10个小集镇改造和亮化,建成移民搬迁点32个,五里川、官道口、朱阳关等一批乡镇基础配套设施更加完善;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建成了一大批美丽乡村示范村,农村面貌明显改观。这五年,交通建设乘势而上,通行条件实现历史性突破。三淅高速、郑卢高速建成通车,蒙华铁路开工建设。累计投入11.68亿元,用于国省道、农村公路建设,全县通车总里程达到3243公里,公路密度达每百平方公里81公里,初步实现了村与村、乡与乡以及我县与周边县互联互通的交通网络格局。这五年,开放招商深入推进,招商引资取得丰硕成果。共引进各类投资项目57个,到位资金202.78亿元,10亿元以上项目13个,超亿元项目30个 ;完成出口创汇5437万美元。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合作,成立了我县第一个矿产资源领域院地合作示范基地及院士工作站,标志着我县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迈出了新步伐。这五年,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各项事业创造历史新高。坚持财力向民生领域倾斜,每年将新增财力的70%用于民生改善,累计投入18.7亿元解决了一批农村道路、中小学校改造、卫生院病房楼建设、农村安全饮水、环境综合整治、平安建设等涉及民生的突出问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各位代表!阳光总在风雨后。五年来,我县先后获得了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河南省双拥模范县、美丽中国·生态旅游(十佳)示范县等8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荣誉。五年来,全县始终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凝聚了万众一心谋发展促转型的强大气势,解决了一批难事,办成了一批大事,办好了一批实事,人民群众共享了改革发展的成果!
各位代表,五年的成就来之不易,必须倍加珍惜。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凝聚着全体干部职工的智慧和力量,倾注了全县人民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干部,向驻卢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民警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五年的经验弥足珍贵,必须始终坚持。我们深刻体会到:必须坚持党委领导。认真贯彻执行县委的决策部署,把县委的安排项目化、具体化,落实责任,狠抓执行,把蓝图变成现实,把工作变成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必须坚持接受监督。重大事项向人大报告、向政协通报,重大决策部署和大笔资金使用提交人大审议,重要工作请人大、政协监督。必须坚持项目拉动。把项目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抓手,狠抓集聚区建设,强化招商引资,以项目引资金,以项目带发展,以项目破难题,以项目创实绩。必须坚持脱贫攻坚。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县工作大局,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工作思路实施精准扶贫,才能确保彻底脱贫,最大限度地避免返贫。必须坚持生态立县。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必须按照“严格保护、统一管理、科学规划、永续利用”的方针,不断强化生态保护措施,大力推进生态保护工程,才能真正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必须坚持民生为重。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的根本出发点,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发展带来的成果。
五年的困难和问题不容忽视,一是我县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后发展、欠发达的基本县情没有根本改变。二是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主导产业优势不够明显;农民增收渠道不广,农业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工业产业规模不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中心城镇辐射带动能力有待增强,城乡统筹发展还需进一步推进。三是发展方式粗放,服务业发展滞后,结构调整压力较大,消费动力仍然不足,资源环境的制约越来越突出。四是脱贫任务十分艰巨,尤其是搬迁难度较大,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不足。五是政府自身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对以上问题,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切实加以解决。
“十三五”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
各位代表,“十三五”期间是我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是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和扶贫开发的攻坚期,是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未来五年,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省市委全会精神,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以“四个全面”(10)战略布局为引领,以落实市委“54321”(11)转型发展战略为指导,紧紧围绕“生态旅游名县、特色农业强县”总体定位,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持续推进“一业三化”(12),统筹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改革开放、精准扶贫、民生建设等重点工作,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和谐,坚决打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脱贫攻坚战。
站在新起点,展望“十三五”,我县发展的美好愿景是: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增幅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5%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以上;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7.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5%以上。脱贫攻坚迈向新征程。动员全社会力量向贫困发起总攻,2016年脱贫5185户1.6904万人,2017年脱贫6049户1.9721万人,2018年脱贫5185户1.6904万人,2019年脱贫864户0.2817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3%以下,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程度和自来水普及率进一步提高;所有贫困建制村通四级以上公路和班车。大力实施“五个一批”(13)工程,计划通过发展生产带动13665户3.72万贫困人口实现增收,计划易地搬迁9931户4.0017万人,计划通过生态补偿带动7845户2.6万人实现增收,计划通过开展教育扶贫带动3424户0.9414万贫困人口实现增收,计划通过社会保障兜底实现2655户0.5833万人脱贫,确保到2019年贫困人口实现全部脱贫、贫困县摘帽,决不让一个贫困人口掉队。产业发展构筑新格局。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突破,“一业三化”协调推进,产业结构更趋合理,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0%以上。统筹城乡开创新局面。县城和中心集镇的综合实力、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城乡面貌发生较大变化,城区面积增加到1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城乡统筹局面进一步显现,一座生态宜居的特色新山城展现在人们面前。民生建设达到新高度。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城乡居民收入普遍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5%、11%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乡“三项养老保险”(14)、城乡“三项医疗保险”(15)参保率达到99%左右。生态文明实现新提升。完成市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林地保有量达到455万亩,森林面积达到39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71.16%,活立木蓄积量达到1157万立方米;大气质量、农村环境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实现“十三五”美好愿景,关键要把握好“五大发展理念”(16)。一是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必须把创新发展的着力点放在“调、转、促”上,以创新驱动产业转型,以改革激发市场活力,不断推进产业、企业、产品等体制创新,以创新培育新动力、拓展新空间、创造新供给,不断壮大总量、做大体量、优化质量。二是坚持协调发展,着力构建平衡发展大格局。必须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大局稳定协调发展,促进“一业三化”建设与社会治理协同发展,积极呼应“54321”战略,推动卢氏融入三门峡经济发展,着力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和整体性。三是推进绿色发展,着力培育生态文明新优势。必须大力推进绿色发展,深入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强化环境治理力度,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不断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四是坚持开放发展,着力实现合作共赢。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引资与引智引技并举,主动参与区域分工合作、融入融合,大力推进开放向结构优化、规模提升、深度拓展、效益提高转变,着力以大开放推动大发展。五是坚持共享发展,着力增加民生福祉。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人人脱贫”的要求,坚守全县人民生活水平同步提高这一目标,坚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民生建设和补齐贫困“短板”上,着力抓好脱贫攻坚,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让群众共享成果,实现全县人民共同奔入小康社会。
面对全县人民的期待和重托,我们一定加倍努力,奋力实现“十三五”宏伟目标,加快把卢氏建设成为一个让全县人民普遍感到幸福美满、引以为豪、令人向往、宜居宜业的新山城!
2016年工作安排
五年发展重在起步。做好2016年的工作对于顺利完成“十三五”目标任务具有重要意义。按照“十三五”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指导思想,确定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7.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以上;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以上,完成贫困人口脱贫5185户1.6904万人。
实现上述奋斗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十项工作:
一、以招商引资为抓手,狠抓项目建设扩总量
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坚持引进外地资金、争取政策性资金、利用银行信贷资金、吸引民间资本并重,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瞄准能耗低、链条长、技术含量高的好项目,通过节会招商、网络招商、代理招商和定向定点招商等办法,努力提高项目签约成功率、项目落地率,力争全年引进超亿元项目5个以上。落实好全民创业的各项政策,激活各类创业主体,拿出一批优质的小项目向民间资本招商,吸引社会资金投资项目建设。
加快项目建设步伐。全年确定重点项目72个,计划总投资277.9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3个,10亿元以上项目4个。对于卢氏县物流仓储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工程、东明镇瑞泰光伏发电建设等35个新建项目,明确责任领导,强化督导协调,5月底达到时间任务同步;对于万亩羊肚菌种植基地建设、西城区小学建设等23个市定重点项目,卡紧时间节点,实现预期目标;对于源森核桃基地及核桃产品深加工、东明镇万亩核桃基地建设等37个续建项目,继续实行领导分包责任制,倒排工期,精心组织,强化督查,3月底前所有项目开(复)工率达到70%以上;通过强力推进以上项目,确保年度计划完成投资69.5亿元以上。
积极引进优质项目。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精心筛选、谋划、储备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广、特色优势强、辐射范围广的重大项目,增强项目的包装质量和针对性,真正提高项目招商的成功率和落地率。抓住国家加大投入的机遇,精准上报一批重大项目,确保全年争取专项基金数额比去年有大幅度提高。
着力保障项目建设要素。拓宽用地思路和空间,争取一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服务重点项目建设。完善信贷服务,推进金融创新,解决好项目资金短缺问题;做好项目的水、电、路、气规划配套建设,力保项目正常推进。建立项目建设协调推进联席会议制度,解决用地、环评、安评等手续办理问题;严厉打击破坏项目建设的人和事,重拳治理项目建设周边环境,为项目建设提供优良环境。
二、以全面脱贫为目标,大力实施脱贫攻坚计划
深入推进“六个精准”(17)要求。对排查出的贫困户、贫困人口做好精准识别,建档立册,动态管理,做到扶贫对象精准。根据贫困村、贫困户的不同情况,因村选产业,因户定项目,争取做到每村有一个主导产业,每户有一个致富项目,做到项目安排精准。统筹管理政策资金、行业扶贫资金、自筹资金等各类扶贫资金,做到专帐管理、专款专用,确保资金使用精准。对贫困户制定“一户一台账、一户一计划、一户一帮扶”的精准措施,扶持一家脱贫一家,扶到群众的心坎上。强化乡镇政府主体责任和政治责任,充分发挥驻村帮扶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的主力军作用,做到因村派人精准。
全面落实“五个一批”工程。以科技扶贫、到户增收、金融扶贫等项目为支撑,通过扶持30个村3294户贫困群众发展有关产业实现增收一批。引导不具备开发条件的贫困村庄居民易地搬迁一批,年底前完成20个村以上的整村推进项目和2720户9268人易地搬迁任务;其中:县城安置点1个,计划安置531户1592人;乡镇安置点13个,计划安置1157户4325人;中心村就近安置点21个,计划安置847户2754人;旅游景区安置点2个,计划安置185户597人。积极争取上级生态补偿资金和生态保护工程资金,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成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实现生态补偿增收一批。加强贫困人口职业教育和就业培训,全年培训2万人(次)以上,通过劳务输出或在县内企业安置等形式就业,实现务工增收一批。加大扶危济困力度,对需要救助的贫困户搞好救助,提高其补助标准,做到应保尽保,实现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加快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多方筹措资金,集中财力加快推进贫困村的交通、水电、通信、互联网等建设,使贫困村的各项公共设施逐步完善。投资3404万元,为横涧、官坡等11个乡镇17个贫困村修建桥梁178米、四级公路49.76公里;实施好范里镇柳泉、文峪乡吴家沟等10个乡镇18个村的安全饮水工程;完成范里、文峪等11个乡镇20个村168户的危房改造任务和汤河、朱阳关等12个乡镇28个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任务;建好15个乡镇33个贫困村的文体活动场所;搞好10个乡镇19个贫困村的信息化建设;改造22个村农村电网工程,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2.53公里、台区22个。
完善扶贫投入机制。以争取总投资3.16亿元的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为契机,加大财税、货币等政策支持力度,切实为贫困户提供资金保障,充分发挥小额贷款风险补偿基金作用,引导金融部门全年对贫困户放贷不少于7000万元,扶持农户发展产业项目,解决其创业难、贷款难问题;引导银行增加对贫困户的放贷力度,重点扶持农户发展产业项目。进一步加大各类涉农资金的整合力度,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集中投入、整合使用、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把各类资金精准使用到村、到户、到人、到项目上,集中解决贫困突出问题和贫困“短板”。
三、以乡村旅游为重点,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加快景区建设。按照《卢氏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要求,不断加强各项规划的修编和完善。加快豫西大峡谷景区、双龙湾景区升级改造步伐,积极创建国家5A级景区;抓好红石谷·樱桃沟景区建设,力争年底前创建国家3A级景区;加快推进大鲵湾景区、冠云山景区等生态旅游项目建设,完成双龙湾景区西虎岭农家风情园购物一条街主体工程及配套建设,提升接待游客能力。
发展乡村旅游。按照“规范一批、建设一批、规划一批”的原则,提升官道口镇新坪村、文峪乡庙沟村等一批乡村旅游重点村的服务能力;搞好横涧乡马庄河村、碾盘村,双龙湾镇上店村、西虎岭村,狮子坪乡柳树湾村,朱阳关镇穆庄村农家宾馆建设;加快凤凰山猕猴桃观光园等特色观光休闲产业项目发展,完成豫西百草园中药养生馆、旅游商品加工和1000亩中药材旅游观光示范园建设。全年接待游客65万人(次)以上,实现综合收入10.9亿元。
搞好宣传推介。坚持政府主导卢氏乡村旅游整体形象宣传,整合宣传、文广、商务等资源,加大宣传推介力度。积极参加国家、省、市举办的旅游宣传促销活动,创新营销方式,扩大卢氏旅游辐射半径;举办好第十届全国双胞胎漂流大赛、第九届中国中西部(双龙湾)亲水狂欢节、“乡村旅游文化周”等系列活动,提升旅游影响力,让“自由山水、清清卢氏”品牌响彻豫晋陕地区。
四、以城镇化建设为引领,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搞好城镇规划。结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做好高标准规划和项目建设,加快解决“城市病”,增强城市宜居性。按照“一体两翼”(18)空间布局,树立系统思维,从城市构成要素、结构、功能等方面入手,综合考虑城市功能定位、文化特色、建设管理等多种因素,完善城市发展规划,6月底前完成《卢氏县城乡总体规划(2014-2030年)》的评审报批工作。
加强城市和小集镇建设。认真落实上级房地产去库存政策,以多种有效方式消化库存量。年底前完成东西大街特色商业街区商业建筑主体工程和莘源西路、洛河路、河西路道路建设;统筹推进城区燃气管网铺设、第二垃圾处理场等项目建设;搞好污水管网、垃圾中转站等设施建设,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启动南城区火车站片区开发项目,着手做好拆迁安置等前期工作。用足用好上级政策,优化产业结构,以官道口、杜关、范里、五里川、官坡、朱阳关等集镇为重点,精心打造一批产业型、集散型、商贸型特色小城镇,增强综合承载能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加强城镇管理。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以创建河南省最佳宜居城市和园林城市为目标,以“整洁卢氏”专项行动为抓手,大力推进城市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切实做到划行规市,保持市容整洁,形成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建设人民满意城市;扎实开展“爱我家园”活动,弘扬向上向善美德,进一步提高市民素质;搞好城区道路绿化、亮化、美化,提升城市形象;加强对城镇、道路、饮水、电力、通信等公共设施的管理,保证各项公共设施不受破坏。
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围绕全县现有的34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和2016年新申报的示范村,加大投入,提升档次,打造精品。县级财政投入资金3000万元以上,重点打造“三线一廊”(19)美丽乡村示范带。
五、以工业化为主导,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加快推进百亿级产业集群建设。着力打造以铁、钼等有色金属非金属加工,食用菌等农副产品深加工,中药材精深加工为主的“三个百亿级产业集群”。中金集团中原矿业公司改扩建项目,5月底前达到进度要求;扶持、支持和引导华阳食品、天宝蜂业、绿之源等项目加快生产运营;省定中昊乐氏同仁药业三门峡莘原制药200亿片(袋)中药制剂项目,上半年全面建成;省定中昊乐氏同仁药业三门峡莘原制药中药物流园项目,年底前建成投入运营;统筹推进官坡石材开发、八宝山外围资源整合及多金属低品位回收、伟兴食品和富兴隆食品食用菌加工等重点项目,实现企业满负荷生产。2016年底“三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总产值突破60亿元。
持续加快集聚区建设。完善区内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提高道路绿化亮化程度;加快熊耳路、涧西路、王村路、火炎北路、虎山东路建设进度,年底前达到计划要求;同步加快区内供排水、电力、通讯网络等配套工程建设;开工建设总投资4595万元的县产业集聚区创业服务孵化中心,提升集聚区管理和服务水平,打造环境优美、宜居宜业、诚信亲商的良好投资环境。
加强企业运行调度。建立经济运行联席会议制度,坚持月调度、季分析,抓好经济指标分析、研判和预测,把握态势,提出对策;切实加强对企业的服务,帮助企业解决资金、生产、销售等方面困难,促进工业经济稳步增长;协调重点企业组建专门的市场开拓和营销队伍,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开辟产品销售渠道。
六、以农业现代化为引擎,促进农业农村发展
壮大基地规模。粮食生产稳定在1亿公斤以上,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加快推进现代烟草产业,落实烟叶面积12万亩,税收6600万元以上;积极推广羊肚菌、蛹虫草等食用菌栽培新技术,丰富栽培品种,改善产业结构;继续扩大连翘、金银花等中药材连片种植面积,新发展中药材种植面积1.2万亩;不断壮大以黑猪、卢氏鸡为主的畜牧业养殖规模,产值达到4.8亿元以上;强化万亩核桃基地、农业观光园和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产值在上年基础上增加5个百分点以上。
提升农产品综合效益。加大引资融资和科技投入力度,增强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引导扶持雏鹰农牧、华阳食品等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促进龙头企业集群发展。加速土地流转,继续鼓励农民将承包地向专业大户、合作社流转,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培育一批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抓好农业观光园和大鲵自然保护区项目建设,推动农业和旅游业相融共生。
着力打造农产品品牌。强化农产品品牌带动战略,培育一批驰名产品和著名农产品商标。充分利用“国家级出口香菇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等金字招牌,新增卢氏黑木耳、卢氏连翘等“三品一标”推广使用企业2家以上;鼓励、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生产经营主体进行农产品商标注册和“三品一标”认证,全年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3个以上,进一步提高我县农产品竞争力。
搞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新型职业农民和退耕还林培训为载体,加快测土配方、病虫害绿色防控、节水灌溉等农业技术推广;实施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建设等一批农业项目,积极做好新项目论证和申报工作;完成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潘河两岔河堤防整修、坝底河杜关镇康家湾至郑家湾河道治理等工程;做好鸡湾水库、麻地沟水库项目前期工作。
七、以优化设施建设为基础,不断增强综合承载力
夯实基础,抓好道路建设。强化协调服务,优化施工环境,大力支持蒙华铁路卢氏境内工程建设;解决好三淅高速公路卢氏至西坪段卢氏境内遗留问题,完成沿线临时占地复耕和生态恢复等工作。加快新增国道344线卢氏官坡至豫陕界段改建工程,年底前完成路基土石方的60%以上;做好干线公路大中修、养护、保通、绿化工作;开工建设西城客运站。6月底前开工建设10.88公里的下黄叶至任家公路建设项目;高标准实施县乡公路32公里,村道24公里,危桥改造11座392延米工程;完成熊耳至汤河7公里、朱阳关至漂池7公里、乡道015线上河至豫陕界8.2公里、花马村莲花池至冠云山2.6公里、国道209线至高河原始森林8.6公里道路安保工程及路肩硬化工程;完成18公里县道中修和17公里文明示范路创建工作。抢抓省政府实施农村公路三年行动计划乡村畅通工程的机遇,争取一批农村公路项目,改善贫困深山区的通行条件。
抢抓机遇,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3月底前完成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二期)卢氏县老灌河项目区、淇河项目区2015年度工程建设,4月底前完成潘河两岔河堤防整修任务;争取投资1900万元的2016年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拟新建和改造饮水工程22处,解决10个乡镇3.7万居民饮水不安全问题;争取投资2400万元的坝底河杜关镇康家湾至郑家湾段河道治理项目,完成治理河长4.8公里;争取投资2588万元、灌溉面积2.16万亩的五小水利项目获批立项;争取年底完成全县371处水利工程确权、颁证和小型水利工程体制改革省级验收工作;编制卢氏县洛河城区段综合治理规划,做好招商引资并组织实施。
强化服务,加快推进电力通信设施建设。计划投资1.8亿元用于电力设施建设,重点支持蒙华铁路、中国黄金、北方公司等重点项目建设。大力推进通信基站建设,新建4G基站180个,在农村普及4G网络,农村4G用户达到10万户;建成三淅高速卢氏南段沿线12个基站,进一步提高全县通信覆盖率。
八、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全力建设美好家园
大力推进植树造林。围绕打造三门峡生态休闲城市战略部署,以《卢氏县生态建设提升工程五年规划(2013—2017年)》为总纲,全面完成19万亩的造林和抚育建设任务;继续加大对重点集镇、三淅、郑卢高速公路沿线、国省道沿线、景区道路沿线的绿化力度,做好补植补造等后期管护工作,提高村组和居民庭院周边、美丽乡村试点村的绿化标准,着力打造卢氏经济发展绿色版块。
加强重点流域治理。加强水源区保护工作,重点改善洛河、老灌河、淇河、杜荆河水质,确保洛河大桥断面水质达到二类水质标准,老灌河朱阳关断面水质达到三类水质标准,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取水水质达标率100%;搞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环境监管,强化水质监测预警,保障水源地水质安全;做好卫家磨水库饮用水源地保护区上游杜荆河流域水质保护工作。
搞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为重点,强力推进乡村清洁工程;继续巩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成果,完善农村环保工作长效机制;扎实推进农村连片整治项目,加强对已验收连片整治项目的运行管理,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扎实推进污染减排。进一步落实总量控制目标任务,加强对乡镇、部门的责任考核,将抓好污染减排与为企业服务有机结合;搞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广泛推行清洁生产,建立环境应急管理机制,严防重金属污染等突发事件。
加强生态县创建。深化生态创建成果,继续开展国家、省、市级生态乡镇和生态村的创建活动,深入抓好农村连片整治、规模化畜禽养殖工作,创建1个国家级生态乡镇、1个省级生态乡镇和37个市级生态村。
九、以“互联网+”为载体,加快关联产业高度融合
做大做强电子商务。强化规划引领,高标准编制《卢氏县电子商务发展规划》,为“互联网+”平台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大力催生跨区域、线上线下等信息消费,促进网络消费。着力打造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保障农产品质量,上半年实现30家企业、电商加入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编织全县农村电商网络,新增电商村级站点80个;进一步完善电商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建设3万个端口,覆盖农村18个乡镇300个行政村,实现城区无缝隙覆盖。分批分层对电商从业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全年培训各类电商人才5000人(次)以上,打造一批新的电商龙头企业和人才队伍。
搞好“互联网+”平台建设。结合我县区域特点和产业优势,建设“互联网+社会公益服务”平台和“互联网+产业创新”平台。“互联网+社会公益服务”方面,以全县各单位电子政务平台为基础,重点选取医疗卫生、食品安全、智慧交通、公共安全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领域,建设政府系统及相关部门与企业、群众生活共享信息的互联网平台,为企业生产和群众生活提供便利。“互联网+产业创新”方面,立足我县特色农业、特色旅游业等产业的创业需求,汇集我县各类科技资源,引导传统企业互联网化,鼓励个人在互联网领域的创业;继续做好电商示范企业和标杆企业认证工作。
加快各领域“互联网+”融合创新。制定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旅游、农业、医疗等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的融合。“互联网+旅游”方面,建设豫西大峡谷等重点景区的游客服务中心咨询系统和自动售票系统,提供在线预约酒店、制定旅游线路等服务,打造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智慧旅游;“互联网+农业”方面,全面对接阿里巴巴、京东等大型电商平台,开拓农产品市场,改变以往农产品的传统销售模式,积极推动农产品在生产、流通、加工、储运、销售、服务等环节的互联网化,逐步建立智慧农业系统;“互联网+医疗”方面,提供在线预约诊疗、诊疗报告查询、药品配送等便捷服务,进一步提高医疗的便捷程度和服务水平。
十、以普惠共享为根本,切实增强人民福祉
发展社会事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是政府的忠实职责,今年必须统筹抓好省、市、县确定的“十项民生工程”。启动新一轮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实施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完成朱阳关等8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任务;继续加快推进“全面改薄”(20)(2014—2018年)和“城镇教育资源五年扩充计划”项目规划,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完成教育城域网建设并投入使用。加快朱阳关镇卫生院医技病房楼建设、狮子坪乡卫生院病房楼扩建项目,6月底前投入使用;完成木桐乡卫生院、徐家湾乡卫生院病房楼建设、杜关镇卫生院门诊楼、瓦窑沟乡卫生院病房楼改建和27个村卫生室建设项目;加快120急救指挥中心建设,年底前投入使用。持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加快文化大院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继续做好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加大科技培训和科技下乡力度,完成普及型培训2万人(次),提高型培训3000人(次);以建设市县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为抓手,进一步提高我县特色农业的科技示范水平,积极谋划培育1—2个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推进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城乡低保等保障体系建设,完成20.9万余张社会保障卡发放;完成文峪、汤河、官道口、沙河4乡镇敬老院改扩建项目,提升敬老院服务水平,集中供养率不低于47%;完善10个农村幸福院项目配套设施建设并投入使用;全面落实残疾人政策,切实抓好残疾人工作;落实政府救助网络的最后兜底防线,实现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对象应保尽保,进一步提高救助水平;着力解决群众增收、就业、就医、住房、行路、饮水、养老等难题,编织好让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的“安全网”,努力让山区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的日子。
加强社会治理。完善公共安全应急体系建设,妥善处理突发事件;加强信访和调解工作,畅通诉求表达渠道,扎实推进信访积案化解和矛盾纠纷排查,防止矛盾上行和激化。严密防范、依法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保持对违法犯罪打击的高压态势,维护社会秩序。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深化安全领域专项整治,强化食品药品安全保障,形成严密高效的安全监管体系,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抓好财贸金融工作。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完善税收征管机制,加大重点税源、重大项目税收征管,堵塞征管漏洞,做到应收尽收。坚持政府投资与社会融资并举,积极探索PPP、股权融资等合作模式,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各个领域。严格执行财政预算,优化支出结构,加大对民生、重点工程项目的财政支持。加强金融监管,依法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活动,维护金融市场秩序。
同时,全力做好妇女儿童、民族宗教、共青团、工商联、工会、残联、人民防空、档案史志等工作,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征程,我们必须加强能力建设,改进工作作风,以饱满的精神、昂扬的斗志,全力以赴加快发展。
加快建设创新型政府。推进政府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改进管理与服务方式,让权力运行公开透明。进一步坚定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心与决心,以改革促发展,在发展中破解遇到的一切困难。加大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力度,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增强改革活力。在推进改革过程中,必须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注重统筹兼顾,确保各项改革不折不扣得到贯彻落实。
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践行“三严三实”,深入开展“双学一做”(21)学习教育,提高公职人员素质;弘扬“做官必须做事、做事绝不作秀”的务实作风,倡导说实话、干实事、出实招、求实效,坚决整治各类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现象,把“定了就要算,说了就要办”的要求坚决落实。进一步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推进政务公开和公共服务信息化。全面推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做到优质高效服务。继续深化行政效能提升活动,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深入困难矛盾多、群众意见多、发展瓶颈多的地方解决难题,满腔热情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坚持依法治县,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及时向人大、政协报告工作、通报情况,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广泛听取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坚持依法决策,强化执法监督,推行执法责任制,依法受理行政复议案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加快建设廉洁政府。按照“两条例一准则”做事做人,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严格遵守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完善工程招投标监管、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建立源头治腐“防火墙”“隔离带”。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严控“三公”经费支出,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全面推进公务用车改革,尽最大努力压缩开支,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在政府过紧日子中让群众过上好日子。深化治庸问责,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让廉洁从政成为政府公务人员的行为自觉。
各位代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全县人民的信任和期盼,鞭策和激励着我们勇往直前。让我们在县委的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鼓起干劲抓发展,弯下腰来拔穷根,携起手来奔小康,绝不辜负全县人民和各位代表的期望,坚决打赢实现小康路上的脱贫攻坚战!
《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
(1)“双到双包”:即单位到村、干部到户,包项目实施、包按时脱贫。
(2)“雨露计划”:是国务院扶贫部门为全面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增强其就业和创业能力,通过转移就业和自主创业,努力增加贫困农民收入,改变贫困地区落后面貌,从2005年起,针对贫困地区的青壮年农民、复员退伍士兵、村干部和致富骨干,开展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引导性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3)“三品一标”:是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统称。
(4)“六清三化四规范”:六清:清垃圾、清粪便、清污水、清路面、清废墟、清乱象;三化:绿化、亮化、美化;四规范:规范设立各类专业市场,划行规市,管理有序;规范设立统一的门店标牌,达到整齐划一;规范集镇秩序,划定摆摊红线和停车位;规范农户农资及生活物品摆放,房前屋后达到整洁有序。
(5)“十项民生工程”:县委、县政府确定今年要为全县人民办好包括城区道路建设项目、南水北调水源地六乡镇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运营工程;四乡镇卫生院和27个村卫生室项目;西城小学及幼儿园、六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项目;县域电网改造工程;扶贫搬迁项目;四乡镇敬老院和10个农村幸福院建设项目;下黄叶至任家公路建设项目;城区结合部及国道、省道沿线村组科技防控建设项目;通信网络建设;“三线一廊”等美丽乡村重点项目建设。
(6)“温暖工程”:是指从2013年起在全县有条件的乡镇敬老院分期分批逐步安装成套的冬季取暖设备。
(7)“一岗双责”:是指领导干部在本职岗位上,按照工作分工,在履行职责范围管理和业务工作责任的同时,还必须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切实履行好职责范围党风廉政建设和预防腐败工作的责任。
(8)“三严三实”:即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9)“两条例一准则”:即《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
(10)“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11)“54321”转型发展战略:“5”是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4”是明晰“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黄河金三角区域中心城市、转型发展示范城市、休闲文化城市四大战略定位;“3”是优化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2”是着力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中心城区转型两大突破;“1”是争取提前一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12)“一业三化”:以旅游业为抓手,推进特色新型城镇化、特色新型工业化、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13)“五个一批”: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14)“三项养老保险”:即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失业保险 。
(15)“三项医疗保险”: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16)“五大发展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17)“六个精准”:即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18)“一体两翼”:“一体”是指洛河城区段水体开发;“两翼”是指加快老城区提升改造,实施南城区开发建设。
(19)“三线一廊”:县城—横涧碾盘—汤河、县城—豫西大峡谷、县城—双龙湾景区和杜关—荆彰百里生态烟叶长廊。
(20)“全面改薄”:是指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
(21)“双学一做”:即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