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365直播!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简体版 | 繁体版 | 英文版

2018年01月22日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政府工作报告 > 正文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文号: 信息时效性:永久 索引号:M0950-1500-201705-004005
发布机构: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7-05-22

     

——2017年424日在卢氏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会第一次会议上

 张晓燕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十三届人民政府工作回顾

 

县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县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切实增强“四个意识”(1),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深入践行“五大理念”(2),强力实施“九大行动”(3),持续强化“四项举措”(4),突出以脱贫攻坚为重点的各项经济工作,全力以赴稳增长保态势、调结构促转型、补短板惠民生,全县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圆满完成本届政府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坚持科学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五年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均保持两位数增长截止2016年底,全县生产总值85.5亿元,年均增长9.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54亿元,年均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85亿元,年均增长13.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7.2亿元,年均增长19.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61元,年均增长8.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16元,年均增长12.4%。

   (二)坚持精准施策,脱贫攻坚扎实有效。深入落实“五个一批”(5)“六个精准”(6)措施,强化扶贫政策衔接五年来共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81亿元,是“十一五”期间8300万元的3.39倍;以水、电、路为主的贫困村公共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自来水普及率由71%提高到82%,通电率由85%提高到100%,通水泥路普及率由65%提高到91%。编制的《脱贫攻坚项目库》收录项目3062个,预计总投资394.8亿元。烟、菌等短平快产业,核桃、连翘等长效产业快速发展。以“阳光工程”(7)“雨露计划”(8)为依托,培训贫困劳动力2.25万人(次);年输出劳动力稳定在7.5万人(次),人均收入2万元以上;积极落实生态补偿政策,发放生态补偿金8850万元;对符合社会兜底的贫困户全部予以社会兜底,稳定实现脱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9)。健全驻村帮扶和社会扶贫机制,中央、省、市56个单位定点帮扶卢氏,累计落实帮扶资金3265万元。五年来,累计脱贫52678人,其中2016年11个贫困村有序退出、脱贫人口12047人,贫困发生率由2011年的25.47%下降到15.5%。大力实施易地搬迁,累计建设安置点56个,2016年规划建设的14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全部主体完工,完成了年度搬迁安置任务,列入2017年的42个搬迁安置点已全部开工卢氏县荣获2016年度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先进县;“拉一把、站起来”的卢氏扶贫精神被新华社等主流媒体作了深度报道。

   (三)坚持三产融合,产业转型步伐加快。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第一产业稳中有进,第二产业转型提升,第三产业创新发展。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果、牧、烟、菌、药”五大特色产业巩固壮大。2016年新栽植核桃11万亩,累计建成核桃示范基地57个,核桃总面积达到53万亩发展特色水果5万亩,林果业产值超过5亿元。先后引进雏鹰农牧、昊豫实业、科尔沁集团、信念集团、北京德青源、三阳公司等畜牧业养殖项目,有效带动全县养殖业快速发展家畜饲养量35万余头(只),家禽饲养量220万余只,畜牧业产值5亿元以上。烟叶面积稳定在10万亩左右,税收7000万元以上。累计引进羊肚菌、蛹虫草等食用菌新品种6个,食用菌生产年稳定在1亿袋以上,产值8亿元以上。累计发展各类中药材人工种植12万亩,其中,连翘种植面积达2.5万亩,野生抚育10万亩;建成1000亩以上中药材示范基地7个珍稀名贵中药材种源保护及驯化基地5个;扶持成立中药材专业合作社67个。完成“三品一标”(10)认证43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32个、有机农产品5个、地理标志及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6个,商标持有量达328件,其中省级著名商标7个、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件,卢氏县成为河南省地理标志产品最多的一个县。完成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1万人(次)。全县农业龙头企业达到44家,农业出口型企业7家,专业合作社472家,家庭农场9家。完成土地流转面积9.25万亩;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工作全省先进,荣获全省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农田灌溉、饮水工程等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解决17.7万人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0平方公里,改善灌溉面积3万亩;洛河城区段综合治理项目动工兴建。五年来,我县被陆续授予全国优秀食用菌主产基地县、“全国优秀香菇出口基地县”、全国优秀食用菌工作创新奖等荣誉;卢氏鸡绿壳蛋荣获河南省最具特色十大地理标志产品、卢氏核桃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卢氏黑木耳”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及生态原产地保护双认证,并顺利通过“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延期保护”复核。旅游及服务产业蓬勃发展。完成《卢氏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等一系列规划,24个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创建豫西大峡谷、双龙湾4A级景区2个,熊耳山、大鲵湾、红石谷·樱桃沟等景区开发建设顺利推进,实施了南山大型亮化等一批提升品位的旅游项目;建成横涧淤泥河桑葚采摘园、东明凤凰山猕猴桃观光园等一批高效农业休闲观光园;举办以豫西大峡谷全国双胞胎漂流大赛为代表的一系列节庆赛事活动,旅游影响力显著提升,“自由山水、清清卢氏”旅游品牌初步形成,荣获“第20届亚洲旅游业金旅奖·十佳绿色生态旅游目的地”“美丽中国·生态旅游十佳示范县”等称号,成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2016年接待游客63.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85亿元,分别是2011年的2.85倍、5.09倍。商贸物流业迅速发展,全县实有各类市场主体12444户,全县物流业达到9家;电子商务异军突起,共发展电商企业和合作社62家、个体网店1064个、电商实体企业35个,交易额累计达5.24亿元,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工业经济企稳回升。坚持把工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累计实施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7个,总投资达184.2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2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6家,工业总产值60.7亿元,累计增长9.2%。投资40亿元的中金集团中原矿业公司夜长坪钼矿开发、投资19.3亿元的三门峡莘原制药有限公司异地扩建及中药物流园等重点项目加速推进。夜长坪矿区钼钨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钼钨综合回收选矿实验等科研项目实现突破,钼回收率由50.15%提高至70.17%。加快产业集聚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华夏路、扁鹊路、熊耳路等7条共7.4公里的道路投入使用,建成区面积达到3.05平方公里,累计入驻项目39个,建成投产33个,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1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亿元,实现营业收入40亿元,税收1亿元。

   (四)坚持基础先行,城乡面貌大为改观。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主攻方向,强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人居软环境和投资硬环境不断改善。交通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实施了一大批路桥项目,其中,蒙西至华中铁路卢氏段全线开工,三淅、郑卢高速公路卢氏段通车运营,栾(川)卢(氏)、卢(氏)洛(南)高速公路列入全省公路网规划并即将实施。完成国道209线城区段、国道209线县城至五里川段改建工程,国道344线河口至官坡至豫陕界改建工程正在实施。城区洛河大桥建成投入使用;城西客运站正在建设,开通了城市公交。截至目前,258个行政村通班车,群众出行更加便捷。五年来,累计投入资金19.3亿元,用于国省道、农村公路和旅游公路建设,全县通车总里程达到3243公里,公路密度达每百平方公里75.3公里,初步实现所有行政村通水泥路,全县交通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色城镇加快发展。五年来,投入资金3534.4万元,建成文化路、桃花谷北路等10条城区道路5.3公里;持续拉大城市框架,先后完成卢园广场、鸿泰梧桐郡、金色华庭、第二污水处理厂等一大批城市建设项目,城区面积由7平方公里扩大到9平方公里,城镇化率由29.14%提高到35.75%。总投资16.9亿元的特色商业区综合开发项目顺利实施;“三城联创”(11)活动扎实开展开展了“整洁卢氏、清洁家园”、文明志愿者服务、市容秩序整治等系列活动,全县整体面貌得到极大提升,省级卫生县城通过复审验收并授牌,省级文明县城提名城市通过考评验收并命名,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稳步推进。县政府与河南豫资公司签署了21亿元的投融资项目,城市融资建设工作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抓好安居工程建设,累计完成危房改造7944户,完成棚户区改造806套,建成公租房1419套,城镇住房困难群体居住条件明显改善。电力通讯保障坚强有力。电力建设投资总额达到2.7亿元,共完成16个批次电网建设工程,新建改造35千伏变电站3座。新建4G基站504个,实现19个乡镇政府所在地、国省道沿线及景区移动信号基本覆盖。美丽乡村生态宜居。成功创建9个省级生态乡镇、35个省级生态村跻身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县,荣获“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搞好生态林建设,累计造林78.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9.3%,被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先进县。推进洛河、淇河、杜荆河等重点流域水污染整治,洛河大桥老灌河朱阳关断面水质达到三类水质标准,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取水水质达标率100%;搞好大气污染防治,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平均342天。统筹推进以官道口镇新坪村、横涧乡淤泥河村等为代表的美丽乡村建设,建成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52个,文峪乡庙沟村入选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三线一廊”(12)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深入推进,62%以上的行政村基本达到人居环境达标村,被评为“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工作先进县”。

   (五)坚持民生为本,社会事业不断进步。统筹发展社会事业,重点民生实事全面落实。五年来累计完成民生领域投入76亿元,占财政支出的77%。社会保障更加有力。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参保人数分别达到4万人次、7.4万人次、20.1万人次、10.3万人次、5.5万人次;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9%,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85.1%。就业创业工作保障有力,新增城镇就业39235人,失业人员再就业6250人,开发公益性岗位1449个,发放岗位补贴991.2万元和社保补贴675.3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7854万元,财政贴息2569万元,扶持5483人创业,带动20467人就业。新建、改建敬老院14个,建成29个农村幸福院,实施19个乡镇敬老院的“温暖工程”(13);严格落实拥军优属政策,军政军民关系融洽,蝉联省级双拥模范县“五连冠”。教育事业更加均衡。义务教育均衡县创建工作全面启动;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高,中招成绩连续五年位于全市前列,高招录取和考入名校人数逐年攀升;累计投入教育建设资金3.3亿元,新建瓦窑沟中心小学等13所学校,建设义务教育合格学校20所、乡镇幼儿园14所,改造农村薄弱学校17所、农村教学点45个;总投资5000万元的西城小学及幼儿园项目即将竣工秋季可实现招生;总投资5000余万元的城东小学及幼儿园项目开工建设,年底前可完工;落实“两免一补”(14)资金2.3亿元,惠及农村学生4.1万人(次)。卫生条件更加完善。完成县医院住院大楼、县妇幼保健院异地搬迁、9所乡镇卫生院改扩建、177个标准化村卫生室等重点项目建设,县中医院地新建等项目顺利推进;全面落实二孩政策,连续五年荣获“全省计划生育先进县”;在新一轮“国优县”创建活动中,被国家卫计委评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文化科技更加繁荣。新建14个乡镇文化站、352个农家书屋,实现了乡乡有文化站、村村有农家书屋;城隍庙成功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争取城隍庙维修资金1019万元;投资970万元的31个村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达到“七个一”标准(15);官道口史家大院等4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获批;智慧卢氏手机台建成开播。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合作,成立了我县第一个矿产资源领域院地合作科研示范基地院士工作站,近年来已经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地热资源开发、主要矿区成矿规律研究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社会大局更加稳定。强化社会治理,推行群众信访工作“三集中一周清”(16)工作法,持续强化源头预防和治理,化解信访积案,“阳光信访、法制信访、责任信访”深入推进。2012年、2013年连续两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党委、政府“信访工作责任制先进县”。建成城区科技防控工程,“平安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群众安全感和政法机关满意度逐年上升,2016年全县公众安全感位居全省158个县(市、区)中第22名,政法机关执法满意度位居全省第80名。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集中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实现“双降”,县内无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发生。

    (六)坚持改革创新,动力活力竞相迸发。政府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全面完成,由原来的30个政府工作部门合并调整为现在的25个。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共承接省市下放行政审批事项40项,取消行政审批事项70项,合并减少行政审批事项13 项。深化简政放权便民服务,取消前置审批条件67个,减少审批环节82个,压缩审批时间864个工作日,平均每项压减5.5个工作日,服务效率进一步提高。财税体制改革、商事制度改革和金融机构改革取得新突破,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进一步完善,“营改增”(17)试点有序推进。启动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乡村两级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零利率销售,药品销售实现同配送、同价格。启动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改革,实现土地、房产、林地资源共享。持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承包经营权、果树经济林确权登记颁证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中金集团、锦江集团、陕西秦华天然气等战略投资者落户卢氏,累计招商引资399.9亿元,实际利用省外资金265亿元,出口创汇总额完成1.42亿美元。

   (七)坚持勤政务实,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加强。五年来,认真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18)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19)学习教育等活动,党员干部受到教育,“四风”问题得到解决,为民务实清廉政府形象显著提升。认真落实党风廉洁建设责任制,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强审计监督,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57个,政府基本建设项目审计622个。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全民法治意识明显增强。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认真落实县委各项决策,认真执行县人大及常委会各项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办理人大代表批评意见建议362件、政协委员提案449件。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较2011年下降31.6%。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总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有效监督、倾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致、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政协委员、广大干部群众、离退休干部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五年的砥砺奋进,五年的积极探索,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持从县情实际出发,准确把握发展规律,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选准主攻方向,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必须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支撑,千方百计抓好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不断扩大投资规模,夯实发展基础;必须坚持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促进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必须坚持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统筹社会事业和城乡产业布局,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扩大开放,着力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增强发展活力;必须坚持共建共享理念,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必须坚持改进工作作风,持之以恒抓作风转变,努力营造积极进取的工作环境、诚实守信的商业环境、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形成心齐劲足、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发展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小,缺少大项目带动,加快发展的动力不足;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工业企业规模较小,竞争力不强,聚集效应不明显;二是城乡基础设施相对滞后,新型城镇化进程缓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依然存在;三是农村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的任务还相当艰巨;四是有些改革举措落实不到位、少数干部不学习、能力不足、揽权弄权,工作效率不高,不作为、乱作为和群众办事难的现象仍然存在。各位代表,政府要始终以民之所愿为施政所向,下更力气和更大决心解决问题不足,决不辜负全县人民的重托。

 

二、今后五年工作总体要求

 

今后五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纵观当前国内外形势,总体仍处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县第十二次党代会对未来五年工作进行了科学谋划,全县上下要把握总要求、打好攻坚战,在新的起点上推动经济社会转型提升跨越发展。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各项战略部署和推进经济工作决策要求,增强“四个意识”、自觉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切实把县十二次党代会绘制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县工作大局,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转型提升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加强党的建设为根本保障,扎实推进“九大行动”,有效强化“四项举措”,统筹抓好精准扶贫、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改革开放、民生建设,同心同德、奋力拼搏,巩固提升青山绿水好空气的自然好生态、整洁畅通有秩序的社会好生态、向上向善新风尚的人文好生态、风清气正敢担当的政治好生态,努力建设平安和谐富裕美丽新卢氏。

主要预期指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1%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产业结构更趋合理。2019年全县脱贫摘帽,2020年与全国人民同步迈入小康。

今后五年,着力推进“六大重点”任务:

     ——着力推进精准扶贫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构建“三位一体”(20)扶贫格局,贯彻落实“六个精准”,推动精准识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到2019年全脱贫摘帽。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业”(21)产业扶贫模式,抓实易地扶贫搬迁和兜底保障等工作,以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为着力点,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稳步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让贫困人口共享小康生活。

     ——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再造发展新势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化创新驱动,全力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防风险各项工作。大力培养和引进创新创业人才,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推动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着力打造商贸物流中心。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化、特色化、现代化发展,打造布局合理、层次分明、产城一体的现代产业体系。

     ——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建设,加速城乡一体化。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围绕打造中西部知名旅游目的地、生态宜居山水城市目标,以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为抓手,坚持科学规划与开发建设并举、管理提升与形象建设同步,完善基础设施,增强承载功能,彰显文化特色,吸引人口聚集,加快老城区、西城区、洛河南岸区、重点镇、特色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到2021年,城区品位不断提升、框架拉大,城镇化率达到46.5%以上,县城建成区面积达13.5平方公里,让卢氏家园有品位、有滋味、有韵味。

     ——着力推进重大设施建设,增强发展支撑能力。加快推进铁路、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农村公路、物流场站、危桥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打通“断头路”,疏通“瓶颈路”。加强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全面完善城乡水利设施。推动县城管道天然气全覆盖。全面推进“智慧城市”(22)建设,实施“互联网+”和大数据应用,深化与三门峡移动公司签署的“智慧城市”战略合作内容,完善卢氏通信基础设施,强化旅游、农业、城市管理等各行各业的信息化技术化,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打造方便、快捷的人居环境。

     ——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巩固提升环境优势。坚持绿色发展,大力推进“生态卢氏”建设,加快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生态新格局,构建城镇村庄风景如画、河流小溪清澈如镜、沿路沿渠林带如网、山头坡面森林如屏的生态体系,争创国家卫生县城、全国文明县城和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强力推进水、大气、土壤污染治理,继续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大力推进城乡绿化,到2021年,森林覆盖率达到71.2%以上。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打造绿色、低碳、生态、宜居的美丽卢氏。

     ——着力推进公共服务保障,提高群众幸福指数。坚持“共享”发展,以“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可持续”为原则,加大投入,提标扩面增项,创新服务机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优先保障教育投入,成功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软实力。加快发展卫生事业,进一步完善支持村卫生室建设和乡村医生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发展多元化医疗服务、健康养老服务商业健康保险等

 

三、2017年主要工作任务

 

2017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之年,我们必须以脱贫攻坚的决战年、项目推进的突破年、城镇建设的提速年、民生改善的实效年、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化年为引领,以必胜的信心开好局、起好步。围绕以上要求,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2.2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易地搬迁建设工程大头落地。安全生产、节能减排、和谐稳定等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2017年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

(一)围绕精准扶贫,奋力推进脱贫攻坚

围绕“转、扶、搬、保、救”五条路径,精准施策,精准发力,精准脱贫,再掀脱贫攻坚新高潮。

着力完善扶贫机制。健全责任机制,逐级传压力,释放政策活力,激发内生动力。压实脱贫攻坚责任,落实“双到双包”(23)制度,加强对口差别化帮扶措施,切实增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有机结合的整体效果。完善脱贫攻坚考核机制,县级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以上资金,对脱贫攻坚考核中工作突出的先进乡镇、先进贫困村、先进人员进行奖励;加强政策宣传,坚持党建引领,突出典型带动,强化督导检查,狠抓责任落实,让贫困户户户有人帮,不脱贫不脱钩。

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坚持长短结合、大小结合、引扶结合,以市场为导向,突出抓好“果、牧、烟、菌、药”五大特色产业建设,既注重培育投资少、见效快的产业项目,又要兼顾发展核桃、水果等周期较长、长期受益的产业;在引导贫困户扩大种养规模、发展种养业的同时,因地因户制宜,支持有条件的家庭从事发展农产品流通、加工、电商、光伏等产业;鼓励采取大户带动、加入专业合作社等途径,扶持贫困户直接发展高效农业产业。

扎实推进易地搬迁。完成42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工程建设任务和年度5679户20108人的搬迁任务,确保全县“十三五”期间易地搬迁建设任务大头落地。坚持易地搬迁与发展产业同规划、同实施、同检查、同落实,引导搬迁群众从事劳务输出和第三产业;创新方式方法,认真研究搬迁后续社会管理方式,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努力打造群众安居乐业的温馨家园。

持续强化保障扶贫。加快转移扶贫。加快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和完善与输入地劳务对接机制,建转移就业信息服务系统,加大对农民工返乡创业、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政策扶持,全年贫困人口技能培训2000人以上,雨露计划培训2400人以上转移就业贫困家庭劳动力1.4万人以上,人均年收入2万元以上。实施文化扶贫。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文化活动室、农村书屋及宣传、教育、健身为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抓好文化惠民和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加强国家和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等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村落、文化古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建设一批特色文化村。推进教育扶贫。认真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补助、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营养改善计划、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建档立卡贫困户高中生免学费等政策,实现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全覆盖,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抓好健康扶贫。多措并举抓好精准医疗健康扶贫,争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87%、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建立“四种医疗保障体系”(24),解决因病致贫返贫问题。探索金融扶贫新模式。创新扶贫投融资机制和模式,设立风险补偿基金,通过“三权抵押”(25)、政策性担保、保险等进行增信融资,扩大信贷规模,构建多元化精准扶贫金融服务体系,创建全省金融扶贫示范区,破解脱贫攻坚资金难题。认真落实《卢氏县金融扶贫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卢氏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方案》,切实增强金融扶贫效果。积极发展扶贫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完善农村产权交易服务平台,盘活农村生产要素,提升农村利用产权要素融资能力。

(二)加快产培育,全力推进产融合

大力实施特色产业强县富民行动和质量强县战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全面提升产品质量,推进三产融合,实现农业、工业、服务业协调发展。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树立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产品质效,不断夯实农业现代化基础。打造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粮食产量稳定在1亿公斤以上;继续强化核桃等传统产业的发展,新发展核桃7万亩,种植猕猴桃等特色水果3万亩;以创建“现代生态畜牧业示范县”等为目标,不断提升以科尔沁肉牛养殖和牛肉深加工、河南昊豫卢氏鸡养殖和深加工、河南信念集团叶氏生态猪养殖、北京德青源金鸡产业为代表的畜产品规模化养殖水平,提高畜牧业效益和影响力。加快推进现代烟草业发展,重点打造杜荆百里生态长廊,稳定烟叶面积,实现产值3亿元,税收6600万元以上;推进羊肚菌等食用菌产业化发展,建成现代化食用菌产业园1个,标准化生产基地10个;继续扩大连翘等中药材种植基地,新发展连翘种植10万亩,巩固野生抚育10万亩,连翘总面积达到42万亩;认真实施“菜篮子”工程(26),扩大蔬菜种植面积,建成蔬菜大棚1000个;抓好中蜂养殖,提升产品质量,规模达到1万箱并达到国标级。加强农产品注册商标保护和地理标志产品申报,抓好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认证。搞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放活土地经营权,引导鼓励农民进行土地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推动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发展壮大。申报市级龙头企业2家、合作社3家、家庭农场2家、农业示范园区2家以上。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打造一支新型农民职业队伍。抓好质量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教育生产经营者诚实守信,努力提高卢氏蜂蜜、香菇等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打造卢氏农产品质量品牌,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消费安全

做大做强工业。以现代科技为依托,大力发展工业龙头企业,拉长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工业效益。加快集聚区建设。启动产业集聚区规划修订、扩展及土地报批,将南北两区在原规划基础上向东扩增3平方公里。建成熊耳路,开工建设涧西路、王村路、虎山东路、火炎南路,同步实施配套设施。全年新入驻亿元以上企业6家,培育壮大省内同行业龙头企业2-3家,确保工业增加值增长15%—20%左右确保税收稳定增长。推动工业项目建设。对确定的12个工业项目,逐级落实责任,强力有效推进,按照计划节点实施。加快三门峡莘原制药有限公司异地扩建及中药物流园、光伏电站、中金集团夜长坪2.3万吨钼选厂改扩建等在建项目建设;抓紧对接凯迪生物发电、景德镇风益高分子石英石及大理石产业链等9个意向签约项目,力争正式签约,确保落地;抓好年产15万吨纳米碳酸钙、河北以岭药业连翘深加工、钾长石生产农用肥等16个前期项目,尽快确定投资主体。抓好工业经济运行。抓好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经济运行分析,加大对重点企业的扶持力度,强化要素保障,积极帮助重点企业开拓市场。

推进全域旅游。围绕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目标,完善规划体系,打造精品,加快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高标准规划。完成卢氏县全域旅游规划编制工作,7月底前完成评审。启动10条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建设,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完善沿线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做好沿线房屋改造、环境整治等工作。加快景区提质。全力加快红石谷·樱桃沟景区3A创建工作和豫西大峡谷景区、双龙湾景区优化提升工程;加快大鲵湾生态旅游区、冠云山景区建设,“十一”试营业;统筹推进汤河裸浴温泉度假区以及各休闲农业观光园建设;抓好朱阳关民国小镇生态旅游区等项目招商工作。丰富旅游业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农业、旅游+养老、旅游+现服务等产业,加快民俗体验、休闲度假等新兴业态发展,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完善县内旅游交通体系,加快推进旅游道路提档升级,确保交通通达、景观优美、配套完善;开通景区旅游巴士;做好旅游驿站、旅游厕所、停车场、标识体系建设;积极鼓励发展快捷酒店、农家宾馆、特色主题酒店和自驾营地等,实现旅游住宿接待多元化,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搞好旅游营销。采取多种方式,创新营销手段,深耕省内客源市场,拓展晋陕鄂冀客源市场,挖掘京津鲁皖等客源市场,全方位整合线上线下营销渠道,强化宣传推介,刺激旅游消费;举办第三届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旅游文化节、双胞胎漂流大赛等节庆赛事活动,不断提升旅游人气,全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以上,旅游总收入3.5亿元以上。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信息咨询、金融保险、餐饮、住宿、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娱乐、养老、社区服务、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等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发展水平。

(三)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大力补齐短板

按照统筹规划的原则,大力实施基础设施提升行动,全面抓好交通、水利、电力等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公共服务保障能力。

加快交通发展。以开展“交通行业精准扶贫”为契机,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网络,构建外联内畅、高效便捷的交通路网。推进重大交通项目建设。继续做好蒙华铁路的协调服务工作,加快推进栾(川)卢(氏)、卢(氏)洛(南)高速公路前期工作,争取栾(川)卢(氏)高速年底前开工;启动西城区高速公路引线扩建工程。加快国道344线河口至官坡至豫陕界改建工程,高标准完成黄村桥至渔塘沟、杜关马院至县城2条公路建设。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建设县乡公路164.4公里、村道275公里、自然村道路278公里,实施安全隐患路段整治250公里,改造农村公路危桥1646延米。完成39个行政村新开通班车任务。开工建设城西客运站,新开通1条城市公交线路和重点景区专线班车。

加快水利建设。加快鸡湾水库前期工作;在18个乡镇实施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实施坝底河杜关康家湾至郑家湾段、卜象河横涧代家段等河道治理工程,新建堤防19公里,保障3个乡镇8个行政村8800余人的汛期安全。

搞好能源和通信建设。搞好电力升级改造,开工建设220千伏卢氏变、110千伏苇园变(鸡冠山),新建和改造35千伏、10千伏及400伏电网线路;积极发展新能源,加快推进光伏扶贫项目,开工建设河南国能50兆汤河朱阳关风电场、中电投和大唐190兆崤山岭风电场、中电投92兆官坡狮子坪风电场等工程。新建4G基站371个,实现352个行政村宽带全覆盖;对三淅高速、郑卢高速、蒙华铁路、国省道沿线、景区、乡村主干道,以及超过10户以上的村组进行4G网络优化提升;进一步做好通讯设施保护工作,切实保障通讯秩序。

(四)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统筹推进城乡建设

以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为抓手,以新型城镇化提速行动为动力,统筹推进城镇化提质扩容,加快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高标准规划。完成《卢氏县城乡总体规划(2016-2030)》的评审报批及城市风貌设计编制工作。聘请优秀规划设计单位,以西城区、洛河南岸区、洛河景观带、火车站站前广场等区域为重点,分区编制城市设计,实现与总体规划相互补充,进一步强化城市建设的指导和管控。完成相关乡镇的总体规划修编报批。

高质量建设。全面实施西城区、洛河北岸老城区、洛河南岸区“三大片区”建设。总投资16.9亿元的特色商业区中南区商业房、安置房建筑主体基本建成,启动北区开发;对莘源东路、迎宾路、新建路等4条道路实施提升改造;持续完善绿地、公厕、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强力推进总投资21.6亿元的农资市场、张麻村等5处棚户区改造工程;全面实施占地30亩的专业市场项目;重点做好2017年退出贫困村的危房改造任务;加快集聚区配套设施建设,铺设区污水管网,第二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营;启动洛河南岸区投资4亿元的18条道路、投资6亿元的火车站站前广场建设项目;抓好总投资22亿元的西城区、产业集聚区、洛河南岸土地一级整理工作,持续抓好宅基地整治复垦工作。坚持规划引领、明确产业定位,加快朱阳关、官道口、官坡、五里川、汤河、狮子坪等6个特色小镇建设,争取纳入国家“千企千镇”工程(27)政策支持。

高水平管理。围绕建设“智慧城市”目标,建成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实现联网运行,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建立城市管理协调机制,探索提高城市管理执法和服务水平。深入推进“三城联创”工作,巩固提升省级卫生县城创建成果,完善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公共卫生和病媒生物防治工作,达到国家标准,冲刺国家卫生县城;加强宣传教育,提升文明素质,对照测评体系抓达标,争创省级文明县城;统筹规划,抓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点的建设与提升,形成精品线路,冲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坚持为民取向、问题导向,实行城乡联动、同创共建,力争全面完成各项创建任务,实现“城市更美丽,生活更美好”的创建愿景。

高效率运营。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放开城市开发建设市场,严格竞标企业准入条件和资格审查,引进大企业、大集团投资参与我县城市建设;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强对“烂尾楼”等停工待建工程的整治工作,盘活开发建设资源,规范城市建设与管理。完善城市国有土地招拍挂制度,通过竞标实现土地溢价增长,提高土地收益;建立健全公共财政和国有资本投资项目的招投标制度,降低建设成本,提高投资效益和建设质量。

(五)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持续推进生态建设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天蓝地绿·生态涵养行动,抓好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严守资源环境生态红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加强生态保护。落实生态保护政策。狠抓森林防火和天然林保护,维护全县森林资源安全。严禁砍伐天然林,严格保护455.4万亩森林资源;继续落实国家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加强水源地水质保护。搞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严格落实饮用水源保护区管理责任,开展水污染联防联控,严厉查处农村面源污染,解决好水生态问题;加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环境监管和杜荆河流域水质保护工作;深入做好洛河、老灌河等重点河流的水质改善,洛河大桥、老灌河朱阳关断面水质达到三类水质标准,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取水水质达标率100%。搞好乡村清洁。抓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规模化畜禽养殖等工作,对“人居环境整治”“改厕改水”“交通建设”等项目进行捆绑和整合,以点带面,完成24个村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切实提升全县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水平;完成朱阳关镇、双槐树乡等6个乡镇的污水处理厂管网建设,以及五里川镇垃圾填埋场、汤河等3个乡镇的垃圾中转站修复工作并尽快投用。

加强生态治理。以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为突破口,以精准扶贫为契机,健全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推进环境保护治理。守住耕地红线。对划定的永久性基本农田,实行严格的保护措施,坚决守住53.12万亩耕地红线,完成标准化农田改造3万亩。开展河道综合整治。实施疏浚清淤、清障保洁、打坝护岸等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完成河道清淤清障51处329万余方,提高河道整治成效;建设护堤181处173.31千米,恢复耕地2691亩,新造耕地810亩,使河道环境面貌明显改善。严格矿产资源管理。实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许可制度,大力开展矿产资源勘查开采专项整治,坚决维护县境内正常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秩序。

    加强生态监管。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重点开展扬尘污染治理、县城建成区餐饮油烟治理、燃煤锅炉拆改、燃煤散烧管控、黄标车淘汰、秸秆禁烧、重污染天气应急应对和烟花爆竹禁燃禁售等工作。切实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对空气质量恶化、应对不力的,坚决问责;通过努力,使全县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达到每立方米107微克以下,细颗粒物年均浓度达到每立方米65微克以下,全年大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保持在合理区间。推广清洁能源。加强对太阳能、风能、天然气等新能源的利用推广,进一步减少污染。强化防灾减灾。建立健全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加强宣传教育、队伍建设、防汛演练、火源管理及地质灾害排查,提高群众的防灾避险意识和能力,切实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加强生态创建。推进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建设,争取国开行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完成15.1万亩的林业生态建设任务;启动南山北坡森林景观提升三淅、郑卢高速及209国道可视范围内2.7万亩绿化提升工程。开展国家、省、市生态乡镇和生态村创建,创省级生态乡镇1个、省级生态村3个、市级生态村4个。

(六)加快推进民生事业,着力增强人民福祉

大力实施公共服务上水平行动和“民生改善实效年”活动,努力办好民生实事,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

认真好十件民生实事。围绕群众最关心、最受益、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办好十件民生实事对今年确定的十件民生实事,要一项一项加快落实,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和获得感。一是15个乡镇42个集中安置点的搬迁房建设大头落地,并完成配套设施建设;二是通过“河南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先进县”验收;三是完成全县各乡镇所有河道疏浚治理任务,基本建成洛河城区段综合治理一期示范段工程;四是实现行政村村村通路、通车、通邮、通移动信号;五是18个乡镇实施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解决52个贫困村和31个安置点的人畜饮水问题;六是建成西城区靖华西路、西苑路、洛河路和莘源西路,打通城区断头路,建设迎宾路洛河大桥,开工建设洛河南岸路网工程;七是进一步提升县城、产业集聚区、8个乡镇、40个易地搬迁安置点及59个贫困村输电能力;八是县医院二级甲等医院创建工作达标验收;加快中医院易地建设等工程;九是建成专业市场,解决城区蔬菜、瓜果摊贩占道经营问题;十是实施城区、乡镇、旅游景区、国省道及“三线一廊”沿线公厕建设和改造工程。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西城小学、西城幼儿园、清华园学校建设,实现秋季招生;完成54个脱贫村学校升级改造和4个幼儿园续建任务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高招本科上线率、中招质量、小学教学质量继续保持全市领先位次。全面提升医疗水平。启动县妇女儿童健康服务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综合楼2个项目;6月底前120急救指挥中心建成投用。统筹发展文化科技事业。深入挖掘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内涵,积极搜集、整理、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塑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提升发展软实力;全面启动省级文化先进县创建工作,分解任务,狠抓落实,提高创建成果;做好“文化惠民”工程,圆满完成送戏下乡410场和农村公益电影放映任务;全年开展群众文化活动24场(次)以上;持续实施“两馆一站”(28)免费开放工作;完成红二十五军旧址和清真寺二期工程维修验收,实施好城隍庙维修项目;建成65个村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继续办好农业科技视频,完成普及型科技培训2万人,提高型培训3000人;争创1—2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抓好2个科普示范乡镇、4个示范村、2个示范农技协会培育,积极创建省级科普示范县。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扩大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等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步提高补助标准。全面实施社会保障脱贫,将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按照规定程序纳入低保范围;落实残疾人补贴政策,积极谋划县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对24个地质灾害隐患点228户804人实施整体搬迁;加快康乐养老中心项目建设,年底前主体竣工。扎实落实拥军优属政策,争创“省级双拥模范县六连冠”。严格落实移民扶持政策,足额及时发放移民直补资金。强化劳务对接,确保全县贫困家庭有劳动能力人员至少有1人转移就业,稳定输出7.5万人次以上。加强社会救助、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村“三留守”(29)人员关爱服务和困境儿童保障,使人民群众遇急有助、遇困有帮,让社会充满关爱和温暖。

    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大力推进法制卢氏·平安和谐行动,强化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创新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推进“一村一警”(30)建设,加强城区街面和社会面防控,健全常态化打击整治机制,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完善公共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增强防灾减灾能力;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责任制,坚决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发生。继续推进信访法治化建设,畅通信访渠道,有效预防和化解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做好第九届村委会换届和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切实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线贯穿到各项工作中,强化文明城市思想道德内涵建设,积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主题教育持续搞好“道德大讲堂”活动深化学雷锋志愿者服务活动加强基层精神文明创建,深入发掘、充分发挥区域文化的历史积淀,注重以文育人、以文润心,凝聚社会正能量,倡导时代新风尚,积极打造精神文明建设高地,促进文明道德之花在卢氏大地璀璨绽放。

同时,继续做好工商联、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老龄、档案史志等工作,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七)实施创新驱动,全面推进改革创新

坚持创新发展,积极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把有利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改革举措往前排,找准改革着力点、突破口,持续释放改革红利。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继续抓好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有效推进PPP合作模式,加大投融资平台建设,搞好国有资产整合、管理,降低融资成本,破解融资难题。稳步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创新农村产权抵押贷款和融资担保模式。深化医药卫生体制、城市管理体制、集体林权、供销、文化体制、公务用车制度等领域改革。完成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轮岗制度,扎实做好今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弥补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短缺问题。

提升财政保障能力。增加收入。挖掘增收潜力,大力支持新产业、新项目建设,培植新财源;强化税收征管和非税收入管理,做好重点行业、企业等税源服务和监控,实现均衡入库,保持财政高效优质运行。优化支出。资金优先向基层、弱势群体、社会事业倾斜,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勤俭节约,严格控制和压缩行政支出经费,增强政府预算透明度。争取支持。认真研究上级政策、资金、项目取向,组织项目资金申报,争取上级更多财力支持,年内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同比增长10%以上。

 全力开展招商引资。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建立指向准、动态化的项目库,以大员招商、坐地招商、以商招商、委托招商为手段,切实做好精准招商,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省外到位资金增速达到7%、力争10%。抓住证监会支持贫困县企业上市、新三板挂牌等优惠政策机遇,围绕拟上市企业、企业股权融资类、债券融资等进行重点招商,更好发挥资本市场作用。

 

四、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卢氏正处于奋力崛起、脱贫攻坚的关键期,必须主动加压、提升标杆,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树立忠诚担当、规范高效、务实廉洁的良好形象,努力建设组织放心、人民满意的政府。

    树牢四个意识,建设对党绝对忠诚的政府。坚持县政府党组理论学习和民主生活会制度,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折不扣、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确保政令畅通。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认真贯彻执行“两条例一准则”(31),严明纪律、严守规矩,把对党绝对忠诚落实到为民服务、干事创业上。

  坚持依法行政,建设行为规范的法治政府。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健全“两单”(32)制度,落实行政执法责任,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完善重大事项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规范政府依法决策程序。认真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支持政协参政议政,虚心听取和采纳意见建议。创新人大代表意见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机制,努力提高办理质量。

强化责任担当,建设思想解放的有为政府。坚持人民利益至上,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以“钉钉子”精神将工作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克服僵化保守思想,打破条条框框约束,把创新贯穿到政府工作各领域、各环节,勇于推陈出新,探索新路子、形成新观念、提出新方案,全力解决改革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评议评价机制,为勇于担当者担当,为敢于负责者负责,让担当者“无牵挂”,使负责者“有褒奖”,大力营造担当可贵、负责光荣的政治生态。

提升工作效率,建设勤政为民的高效政府。强力推进“效能革命”,要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坚决披荆斩棘向前推进。全面实行清单管理制度,制定完善部门权利和责任清单,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紧紧围绕县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十三五”规划、政府任期目标和年度重点工作,完善目标责任考核体系,推行重点工作限时办结、通报公示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各项决策和既定事项在规定时限内全面落实。强化政府诚信意识,坚决兑现政府各项承诺。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加强政府门户网站、县长信箱管理,畅通群众参政议政渠道;对群众关注和期盼的事,做一件成一件,做到早谋早为、善做善成,以政府的“效能指数”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全面从严治政,建设风清气正的廉洁政府。坚持底线思维,严格落实党风廉洁建设主体责任,切实加强政府系统反腐倡廉建设。主动深化政务公开,深入推进村务公开,突出抓好“三公”经费管理、公共资源配置、重大项目建设等信息公开,切实做好土地招拍挂、工程招投标等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和关键环节,完善例行发布、应急发布、政策解读机制,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扎紧织密制度笼子,从源头上预防腐败行为发生,坚决纠正不正之风,坚定不移惩治腐败;严格落实“六要六不准”规定,持续加强作风建设,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

各位代表,发展全凭实干,奋斗成就梦想。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建设平安和谐富裕美丽新卢氏、决胜全面小康而不懈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

 

(1)四个意识:即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2)“五大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3)“九大行动”:特色产业强县富民行动基础设施提升行动公共服务上水平行动新型城镇化提速行动产业集聚区上台阶行动春风化雨·文化惠民行动筑巢引凤·人才强县行动天蓝地绿·生态涵养行动法治卢氏·平安和谐行动

(4)“四项举措”:即抓好招商引资,加快项目建设,优化发展环境,开展“三城联创”。

(5)“五个一批”: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6)“六个精准”:即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7)“阳光工程”:是由政府公共财政支持,主要在粮食主产区、劳动力主要输出地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开展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领域就业前的职业技能培训示范项目。

(8)“雨露计划”:是国务院扶贫部门为全面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增强其就业和创业能力,通过转移就业和自主创业,努力增加贫困农民收入,改变贫困地区落后面貌,从2005年起,针对贫困地区的青壮年农民、复员退伍士兵、村干部和致富骨干,开展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引导性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9)“两不愁、三保障”:即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

(10)“三品一标”:是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统称。

(11)“三城联创”:国家卫生县城、全国文明县城和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12)“三线一廊”:县城—横涧碾盘—汤河、县城—豫西大峡谷、县城—双龙湾景区和杜关—荆彰百里生态烟叶长廊

(13)“温暖工程”:是指从2013年起在全县有条件的乡镇敬老院分期分批逐步安装成套的冬季取暖设备

(14)“两免一补”:两免即免学杂费、免书费;一补即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补助。

(15)“七个一”标准:指的是行政村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标准,具体指一个1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一个9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室,一个简易舞台,一个宣传栏,一套文化器材,一套广播器材,一套体育器材。

(16)“三集中一周清”:2013年以来,全县各乡镇及县直各单位在群众信访工作中推行的“周一集中排查,集中研究化解方案;周三集中督办,集中为民服务;周五集中回访群众,征求意见,巩固成果;每周回头看,自查总结,做清一周工作”信访工作新机制

(17)“营改增”:即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成缴纳增值税。

(18)“三严三实”: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19)“两学一做”:即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

(20)“三位一体”:即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共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

(21)“一村一品”“一村一业”: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村为基本单位,按照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通过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建设,使一个村(或几个村)拥有一个(或几个)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和产业。

(22)“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23)“双到双包”:单位村、干部户,包项目实施、包按时脱贫

(24)“四种医疗保障体系”:即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障、大病医疗保障、困难群众补充医疗保障、基本医疗保障。

(25)“三权抵押”: 指以农村居民住房所有权、林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等“三权”来抵押融资。

(26)“菜篮子”工程:是为缓解我国副食品供应偏紧的矛盾,农业部于1988年提出建设“菜篮子工程”。一期工程建立了中央和地方的肉、蛋、奶、水产和蔬菜生产基地及良种繁育、饲料加工等服务体系,以保证居民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蔬菜吃。 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之前,“菜篮子工程”重点解决了市场供应短缺问题。“菜篮子”产品持续快速增长,从根本上扭转了我国副食品供应长期短缺的局面。除奶类和水果外,其余“菜篮子”产品的人均占有量均已达到或超过世界人均水平。

(27)“千企千镇”工程:是指根据“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新型小(城)镇创建模式,搭建小(城)镇与企业主体有效对接平台,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促进镇企融合发展、共同成长。

(28)“两馆一站”:即图书馆、人民文化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

(29)“三留守”:即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

(30)“一村一警”:在农村,5至8个行政村建1个警务室或每个派出所至少建2个警务室,每个警务室配备1名专职社区民警,辐射管理周边行政村,每个行政村配备一名专职辅警或机关民警,实行“以社区民警为主体,包村民警、辅警为补充”的“一村一警”警务运行模式。

(31)“两条例一准则”:即《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

(32)“两单”:即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


相关热词搜索:工作报告 政府

上一篇: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