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卢氏县坚持生态立县、“三生”融合,以金融扶贫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全力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县”建设,加快旅游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取得了积极成效。全年共接待游客198.1万人次,同比增长213%;旅游总收入9.416亿元,同比增长230%;1181户贫困户4387人从事旅游服务业,同比增长53%。
一、重规划、强支撑,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一是科学编制乡村旅游扶贫规划。编制完成《卢氏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三门峡市卢氏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和《卢氏县官坡镇旅游发展规划》等一批特色乡镇、特色村的旅游规划,确立了旅游扶贫发展路径,明确了乡村旅游发展的思路和措施。二是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加强重点村村容村貌整治,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完成10条旅游线路基础设施建设,建成10个文明旅游驿站、20个交通旅游服务站,旅游接待能力大幅提升。豫西大峡谷、红石谷?樱桃沟等一批景区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为全域旅游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三是开发乡村旅游产品。坚持个性化、特色化发展方向,促进乡村旅游从传统的“农家乐”向“乡村生活”“文化休闲”“慢节奏”等现代方式转变,大力发展休闲度假、康体养生等体验性、参与性新型业态和赏花、采摘、摄影、民宿等特色旅游产品,打造出横涧乡寺上村梅园基地、双槐树乡九龙山庄写生基地等特色旅游名镇名村。
二、善借力、探模式,发展路径不断拓宽
金融扶贫激活了脱贫攻坚一池碧水,呈现了强劲的放大、撬动和聚合效应,加快了旅游产业发展。一是“旅游+金融+企业”模式。2017年,全县旅游业完成新增投资2.6亿元,解决了企业发展资金不足的难题,补齐了发展短板。如,大鲵湾景区使用金融扶贫贷款2200万元,完成景区停车场硬化、绿化、美化,游客栈道外包装、游客服务中心装修等方面建设,有力推动了景区发展。二是“旅游+金融+农户”模式。引导景区周边134户农户翻新农家庭院,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创业、兴业,参与旅游接待服务,拓宽了增收渠道。如,官道口新坪村贫困户乔海平母子一家三口,通过金融扶贫贷款,5月份在景区内开办了大峡谷饭庄,经营六个月,就收入3万余元。三是“旅游+金融+农家乐”模式。引导400余家“农家乐”贷款2960万元,用于店面装修、环境整治和服务提升,授牌11家星级乡村旅游示范店,有力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新发展农家乐706户,吸纳500余名贫困群众务工就业。
三、深融合,强联结,带贫效应不断彰显
一是旅游景区助力脱贫。引导企业利用扶贫贷款,农户以土地、房屋等资源入股景区建设,开展合作经营、劳务增收、订单农业等带贫模式,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如,豫西大峡谷景区运用金融扶贫资金3000万元,与新坪村合作建设了豫西百草园,该村118名农民摇身一变,成为“土地流转有租金、景区干活有薪金、房屋入股有股金”的“三金”农业工人,开业仅四个月每人分红1000元。二是旅游示范村带动脱贫。通过打造乡村旅游示范点,给当地聚起了人气、为贫困户创造了就业机会、增加了收入。如,红石谷·樱桃沟景区所在的文峪乡庙沟村,“五一”前后一个多月,接待游客12万人次,带动本村及周边群众出售樱桃近210万公斤、实现产值3100余万元。在该村带动下,周边几个村新栽植大樱桃树1000余亩,可带动600余户、近2000名贫困群众走上脱贫致富路。三是精品旅游线路服务脱贫。开发建设了温泉小镇、民国小镇等6个特色小镇,在旅游公路沿线建设生态旅游长廊、农游结合点等休闲驿站,吸引了大批自驾游、探险游、背包族等各类游客。如,横涧乡青山村利用优美独特的自然优势,对全村274户850余人进行创作培训,利用树叶、树枝、秸秆等加工制作工艺品,增加群众收入。四是致富能人帮带脱贫。支持和引导各类经营主体带头人参与乡村旅游开发,选拔懂经营、善管理、讲奉献的能人参与管理,促进资源和资本共赢。如,瓦窑沟乡致富能人卢云生兄弟俩打造龙首山庄,发展乡村旅游,吸纳周边40余户贫困群众从事餐饮服务、民宿接待、民俗演艺、果蔬种植等,带动了贫困户稳定增收。